很多人說2017年是區塊鏈與加密數字貨幣元年,因為對他們來說,2017年里他們第一次參與到加密數字貨幣這個新游戲中。盡管九月份中國政府嚴厲打擊了利用ICO非法集資的行為,盡管圣誕節前整個市場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回落,但對于大多數在這一年里“下!钡娜藖碚f,2017年是個回報豐厚的好年景: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從大約100億美元暴漲至 5,000 億美元上下,比特幣價格翻了13倍多,以太幣價格上漲了60倍以上,市場上大量出現上漲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山寨幣”,各種一夜暴富的故事,各種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公司、項目,各種與加密數字貨幣相關的傳說、段子,成為這個“區塊鏈之年”的閃亮注腳。
2018年伊始,在活躍的技術創業人群之中,已經形成了人人談鏈、家家上幣的“盛況”。然而,只要我們頭腦中尚存一絲冷靜,就應當看到,市場上所有的熱情幾乎都集中在加密數字貨幣的炒作上,而區塊鏈的行業應用可以說乏善可陳,甚至是令人尷尬。常識告訴我們,當前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和火爆的市場,其根基是極其虛弱的,這情形像極了2000年前第一次 .COM 泡沫。
那么,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貨幣在2018年將畫出一條怎樣的曲線?會發生全局性的泡沫破滅嗎?區塊鏈真實的應用場景在哪里?什么樣的區塊鏈項目最終能夠修成正果?區塊鏈的正確路線到底在哪里?所有這一切問題,都需要我們對區塊鏈的 2017 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泡沫兇猛但并不堅硬
2016年我們普遍相信,在2017年區塊鏈的應用必將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此基礎上,那些具有實用價值的加密數值貨幣將獲得市場的認可,價格能夠獲得可觀的增長。
但2017年加密數值貨幣市場的瘋狂上漲,超出了我們之前所有的狂野想想。通過前期造富神話,吸引大量新玩家涌入市場。其通過炒作、交易及 ICO 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高流動性溢價,機構投資者和主流金融機構的進入,以及加密數值貨幣的“貨幣”意象帶來分叉等新的增值模式等手段,實現了加密數值貨幣市場的瘋狂上漲。
2017年,整個區塊鏈應用的發展緩慢,甚至還沒有市場爆發之前健康,絕大多數加密數字貨幣(包括比特幣在內)使用價值很低,而市場上經常出現使用價值和價格背離的情況。區塊鏈的技術和商業人才極其稀缺,根本支撐不了這么多項目,且大多數項目根本沒有行業資源支撐,很多項目都穿梭于灰色地帶,大多數參與者根本沒有能力理解區塊鏈以及他們投資的項目。
泡沫在破滅之前沒有人知道它是泡沫,或者大家都不愿意承認它是。真正使區塊鏈吸引到更多人的關注,是年底的比特幣暴漲。當泡沫發展到足夠快的時候,才會吸引整個社會的注意力,對于發展一個產業來說是有推動作用的。很多人認為泡沫無所謂,賺了錢之后再干正事不遲,這種說法在互聯網時代并非沒有道理。但是,從整個市場的格局來講,我們認為泡沫是比較大的,現在有太多的人去發行ICO,從經驗角度講,絕大部分項目是沒有什么價值的。目前這種“百幣齊發”的狀況,肯定是一個大的泡沫。
泡沫真正的危害只有當它破滅之后才能顯現,區塊鏈的大洗禮正在醞釀之中,泡沫之后的技術浪潮,必將真正發揮區塊鏈的巨大威力。加密數字貨幣市場上的做空力量和薄弱點都非常明顯,我們相信一次慘烈的泡沫破滅對于區塊鏈的健康發展是必須的,其最大意義就是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從業者,使區塊鏈重新回到以應用為本的道路上。但在泡沫破滅之前,價格可能會漲到令人目瞪口呆的高度。
區塊鏈路在何方?
與純粹的加密數字貨幣炒作者(幣圈)相對的是鏈圈的畫地為牢。雖然現在加密數值貨幣市場“百幣齊發”,從歷史經驗來看,區塊鏈這種這種基礎性技術,最終還是會形成收斂態勢。大部分的鏈在未來若干年之內可能就不存在了,但是有幾條鏈也許會就成為像今天的Windows、Linux、TCP/IP一樣存留下來,最終的格局一定是這樣。
不知道為什么,現在大家做區塊鏈應用把它忘記了,覺得區塊鏈什么都可以做。就像以前.COM出來的時候,這個網站能干,那個網站也能干,最后發現只有社交網絡、電子商務這幾個碩果僅存的形態活了下來。區塊鏈核心的應用是價值網絡,上面流轉的是價值,而不是其他互聯網信息網絡,它和傳統互聯網信息流轉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它不會把現在的互聯網干掉,成為一個新的互聯網,就像.COM一樣。
那么,價值網絡上流通的是什么呢?就是“通證”!巴ㄗC”是我們一部分人提出的新思路,可以理解為流通的憑證,像優惠卡、代金券、個人支票等物品,是有價值的憑證。它在價值網絡上進行流轉,完全符合區塊鏈作為價值網絡的本源。如果區塊鏈最終變成像操作系統一樣,那在上面能開發出什么樣的應用,是我們提出的“通證”理念的關鍵點,F在太多的區塊鏈的應用,從安全、身份識別、不可篡改這些底層技術去直接對接實際應用,其實是比較困難。
繼IBM之后,2017年,像微軟、甲骨文等傳統IT大廠也都陸續在區塊鏈、聯盟鏈方面發力。如果大家認同區塊鏈是價值網絡,那么聯盟鏈也是聯盟內的價值網絡,而不是其他區塊鏈技術,比如:加密、不可篡改、可跟蹤等。如果聯盟鏈沒有構建成價值網絡,其實它更像聯盟成員共同使用的一個數據庫,這將很難發揮區塊鏈本身的作用。目前聯盟鏈開發出的大量非價值網絡應用,個人認為可能是個誤區。
“貓”的報恩
區塊鏈養“貓”的啟示意義極其巨大,然而卻從來沒有被認真討論過。以前,以太坊的應用只有ERC20這一種協議,使得其代幣在網絡里流轉。實際上,有價的東西不一定是貨幣,但是在區塊鏈上不可能有實物商品,F在,它可能是有實物屬性的虛擬貓,以前以太坊上是沒有這樣的協議來支持虛擬商品的。
現在,以太坊發明的ERC721新協議,定義了非標商品“通證”。它把數字資產變成了兩層,底層是“通證”,或者叫代幣,上面一層就變成商品,“通證”可代表虛擬權益。和現實世界一樣,商業活動需要支付貨幣獲取商品,當區塊鏈價值網絡既有貨幣又有商品,它自身就變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環境。我們可以理解為,以太坊以前是一個只有鉆石沒有道具的生態環境,從虛擬游戲的角度來看是不完備的,F在,它創造出來一種虛擬商品,幣能夠買這個商品,整個以太坊就完成了一個閉環,這就是我們現實中的游戲。未來,開發人群的參與度將大幅度上升,相信將有各種各樣類似的游戲在以太坊中出現。浮動的價格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消費即投資的理念將深入人心。
但是,ERC721這種流轉體系并沒有那么完善,因為玩“貓”造成的以太坊擁堵,影響到了許多不玩貓的用戶的基本轉帳功能。這證明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還處在相當初級的階段,也證明了區塊鏈重點關注的一些性能,如:分片,從POW轉向POS等未來發展方向的正確性。
安全頑疾
數字資產是一個全新的形態,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以前大家的銀行資產,它的安全是通過銀行層層保密機制保證的,但在公有鏈上這些機制都是不存在的,只有一個密鑰。如果密鑰被偷,所有的資產都會被轉走,你也無法追回,因為你無法證明那個資產是你的。如果密鑰丟失,它也不能像銀行那樣拿身份證找回。
其次,如果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出現bug,會造成資產的被鎖定、消失,或者被盜轉,這種事情在以前也是不會出現的。傳統銀行系統出現Bug,導致張三的錢轉給李四,因為有歷史記錄,轉錯了轉回來就行。但是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就不行,這也是其分叉的一個原因。從這幾個層次看,全新的數字資產形態帶來了全新的安全問題,這個安全問題怎么解決,是未來數字資產能不能廣泛應用的一個核心問題。目前,數字資產模型帶來的安全問題,大家還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2017年結語
大家關注2018年區塊鏈的應用,不管是公有鏈還是聯盟鏈,應該去關注它作為一個價值流轉網絡的應用形態,我們稱之為“通證”的東西在流轉。把“通證”作為一種支付手段去使用,有可能是區塊鏈上的所謂的虛擬商品,也就是“貓”的這種形態,將會使區塊鏈整個經濟形態形成一個閉環,這明顯要比把幣放到交易所上去炒來炒去好。2018年,希望整個區塊鏈的社區在區塊鏈上推廣“通證化”的應用理念,避免把區塊鏈當成一個能夠包羅萬象的底層網絡。把這個大方向定準,2018年的應用上升就會出現。
熱切期盼2018年,能見證區塊鏈應用真正偉大的模式落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