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dfzpi"></th>
        <dd id="dfzpi"></dd><nav id="dfzpi"></nav>

        <span id="dfzpi"></span>
      1. <tbody id="dfzpi"><noscript id="dfzpi"></noscript></tbody>
      2.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業界名博 >> 正文

        蘋果、谷歌、微軟終于聯手了,這次他們打算和消費者對著干?

        2021年5月27日 17:01  差評  

        大公司之間的對抗,或者大公司和各種政府組織之間的扯皮大家想必看的很多了。

        尤其是像蘋果、谷歌、微軟這樣的巨頭,一會兒和游戲廠商( 比如 Epic )掐架,動不動他倆還要互掐,至于被反壟斷調查之類的事兒更是沒停過,一天不打架,渾身難受。

        可是最近,這蘋果、谷歌、微軟三家公司卻站到了同一陣線,一起對抗某個 “ 外敵 ” 。

        能讓這三家排名世界前十的公司聯合起來對抗的敵人,到底有多強大?是美國政府?還是歐盟?

        上述答案都是錯的,這一次,他們要對抗的,是來自美國消費者洶涌的民意。

        他們聯合起來,形成兩面包夾芝士,為的是反對一個叫《 維修權 》的法案落地生效。

        這個法案的核心訴求是:希望各個科技公司能發布產品原理圖,并且向維修點出售備用零件。

        這樣一來,消費者就不用跑去專賣店,找第三方維修也可以很方便地修理自己的電子產品了。

        在歐洲、美國等各個地方,近些年都有許多組織和個人在推動《 維修權 》的立法。

        歐洲的《 維修權 》運動組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在歐洲已經出臺了相關的一些政策。

        法案規定: “ 從 2021 年 3 月 1 日起,冰箱、洗碗機、洗衣機、電視機等產品必須在可維修性方面滿足更嚴格的要求。自規定的生效日起,已經開始實施在歐盟范圍內商定的新生態設計規則。因此,制造商必須在未來一定時間內保持備件供應,并相應地設計有關產品,確?衫贸R幑ぞ邿o損拆解組件。 ” 

        而美國這邊,根據相關組織的說法,到 2021 年為止已經有 27 多個州已經在考慮這個法案,眼看著就要進入立法階段了。

        然而這時候,大公司的狙擊來了。

        蘋果、微軟、谷歌等大公司通過游說,成功地讓 27 個州擱置了這個提案。

        他們的理由是這種法案如果通過, “ 將使黑客獲得成千上萬的互聯網連接產品的數字鑰匙 ” 。

        可見他們有多么不想讓這個法案被通過。

        之前差評君曾經給大家科普過一個事兒,那就是蘋果這些年正在把自家的設備做得越來越難 “ 拆 ” ,以此來打壓第三方維修。

        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的五角星形螺絲的設計,做出來就是為了讓第三方維修店更難以打開它。

        而最近,油管上一個叫 Hugh Jeffreys 的博主做了個實驗,他把兩臺全新的 iphone12 拆機之后,互換了攝像頭模組。

        結果卻是兩臺手機的照相功能都出現了問題,在拍照時會出現畫面凍結。

        接著他還把兩臺手機的主板、屏幕、電池等都進行了互換實驗,換了之后都會造成手機報錯。

        神奇的是,當他把這些配件全部換回去之后,兩臺手機又恢復了正常。

        按理說兩臺全新 iPhone12 的配件都是完好的,還都是同型號的原廠原裝貨,互換之后應該是可以正常使用,這也是大多數第三方維修店使用的維修方法:拆東墻補西墻。

        很明顯,這條路被蘋果堵住了,蘋果通過給 iPhone12 內部的零件加入了更嚴苛的加密認證,讓 “ 對不上號 ” 的零件在機器上產生 “ 排異反應 ” 。

        這就相當于逼著消費者只能去官方店維修,不然,就等著手機變磚吧。

        而官方的 Apple Care+ 的價格屬實算不上便宜,差不多已經是設備價格的五分之一了。

        更糾結的是,你買了電子設備,肯定不希望它壞,可萬一它壞了,又沒買保修服務,更換配件的價格再添點兒錢,差不多都能買一臺新的了。

        反正到頭來賺的都是蘋果,誰讓你能把手機給用壞了呢?

        這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不滿,于是有了那么多人在推動《 維修權 》立法。

        比如油管上有個叫 Louis Rossmann 的博主,他是紐約一家手機維修店的老板,經常會發一些如何修理電子產品的教學視頻。

        在他的一個視頻中,有個顧客因為 Macbook Air 充不了電,跑去 Genius Bar 去維修。

        在拆機檢查后, Genius Bar 的員工認為筆記本電池連接處的一個針腳產生了老化才導致無法充電,這問題需要把整塊主板換掉才能解決。

        是不是非常的標準典型的 “ 官方維修 ” 套路?

        這一套操作下來,要收費 475 美元(折合人民幣3130元)。

        這位客戶覺得這個收費非常不合理,于是帶著電腦來找 Louis Rossmann 。

        結果 Louis 拆機檢查完,發現這臺電腦的主板并沒啥大問題,充不進電是因為借口松動了,和針腳老化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簡單地把接口重新接好固定后,電腦就能修好,如果還是充不進電,換一塊新電池就行。

        也就是說,如果這位顧客同意了蘋果官方維修的方案,她會因為一個不存在的 “ 針腳老化 ” 問題花費 475 美元。。。

        而像是 Louis Rossmann 這樣的第三方維修店,最多也就收個 10~ 20 美元的人工費罷了。

        Louis Rossmann 關注《 維修權 》立法相關的事情已經有好幾年了,他自己就是開維修店的,更明白那些消費者被所謂的 “ 官方維修 ” 坑的有多慘。

        Louis 對于蘋果官方打壓第三方維修者的行為,也一直在針鋒相對。

        在他的油管頻道里,還能找到出席了有關 “ 維修權 ” 立法的聽證會,在法官面前的一番慷慨陳詞,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他起立鼓掌。

        他遠程出庭的視頻。▼

        他個人最近在 GoFundMe ( 一個募捐網站 )上發起了眾籌,試圖募集 600 萬美元,將 “ 維修權 ” 直接交給選民來投票,跳過州立法機構。

        (一個募捐網站)上發起了眾籌,試圖募集 600 萬美元,將 “ 維修權 ” 直接交給選民來投票,跳過州立法機構。

        一旦可以跳過州立法機構,讓選民進行投票,那么大公司的游說手段自然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從這一波團戰拉扯看,似乎很難說哪邊更有道理。

        大公司官方說法是 “ 為了保障用戶用戶安全 ” 反對立法,而第三方維修的出發點則是 “ 為了讓用戶能以更低的價格維修自己的設備 ” 。

        可是這些大公司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消費者會選擇第三方維修?

        還不是因為官方維修要么太費時間,要么太費錢,到頭來修得也不見得比第三方維修好到哪里去?

        《 維修權 》法案如果通過,撐死了也就是把第三方維修和官方維修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而按道理來說,大公司的官方維修本身就比第三方維修更有優勢。

        畢竟官方有著穩定的零配件供應鏈,而第三方維修只能去華強北之類的地方收二手配件。

        更何況一般來說,消費者在心理上也更愿意相信第一方。

        說白了,巨頭們真要為用戶著想,提升自家售后水平,提供可靠及時,價格低廉的維修服務,不就完事兒了?

        擠兌第三方,游說各個州政府擱置法案,限制自家用戶修產品的姿勢。。。再結合高昂離譜的第一方維修政策,就是要搞得你修個東西蛋疼無比,最終不得不買個新的。

        修東西才賺幾個錢,賣你個新的才賺。

        以前差評君寫過“ 計劃報廢 ”,廠商會想辦法給自家產品限制生命周期,來讓消費者更換新品。

        這一波 《 維修權 》法案游說,怕不是打著為 “ 用戶著想 ” 的幌子,把 “ 計劃報廢 ” 升級成 “ 計劃提前報廢 ”。

        不過目前來看,在中國的廠商們還沒猖獗到這個地步,第三方維修服務該修還是修,希望這種垃圾行為別進口。

        圖片、資料來源:

        cnBeta ,《 紐約手機維修業者試圖募集資金讓消費者直接投票獲得手機維修權 》

        “ 維修權 ” 的勝利,歐盟要求電子產品不僅要能用,還要能用十年

        IOL , Microsoft and Apple wage war on gadget right-to-repair laws 

        https : //repair.eu/ 

        https : //www.ifixit.com/Right-to-Repair/Intro 

        編 輯:王洪艷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
        日韩Av中文字幕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