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福綿區樟木鎮位于延綿的六萬山脈下,多個行政村臨近欽州浦北,六萬山脈贈予了這片土地豐富的資源、豐饒的物產。當地盛產木薯、番薯、山筍、八角香料等特色農產品,這些農產品也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但因缺乏銷售渠道,很多產品時常出現滯銷的情況。
玉林移動成樟網格在駐村工作時,獲悉了村民的這些苦惱,網格成員們便商量組建了一支“助農”隊來幫助村民們紓困解難,讓當地農產品走上移動信息的“快車道”,插上翅膀“飛”出大山。
為更好打開農產品銷路。“助農”隊主動協調各村委,對當地農產品進行評級分類,根據級別設置階梯價格,從萬里挑一的精品“尖貨”,到物美價兼的綠色“山貨”,保障供貨質量的同時,又滿足不同人群的市場需求。從朋友圈、微信“群”的點對點發力,到借助本地熱門社交媒體優勢擴大宣傳。網格長卓峻宇深知,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時代”銷售貨物必須做好“信息販賣”,必須打通信息脈絡,才能形成持續、穩定的供銷鏈。尤如引水入渠才能細水長流、源源不斷!爸r”隊群策群力,發揮客戶資源優勢,組織農戶與企業負責人線上洽淡、直播看貨,打通公關壁壘,甚至讓當地農產品成功進入了區內一些大中型食品加工廠、糧食企業的收購采錄名單。
從2020年10月實施“助農”計劃起,短短兩年的時間,經過“助農”隊的“牽線搭橋”,成功讓當地農戶與6家企業達成合作約定,其中包含了一家飲品連鎖企業,在今年的銷售旺季,當地的紅心薯紫芋頭銷量突破了3萬斤。
六萬大山還有著“天氣氧吧”之譽,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助農”隊員還通過5G慢直播、短視頻等方式,把羅沖等村落的戶外農莊宣傳出去,成功拉動15家單位與農戶們簽訂戶外拓展合作協議。就憑著紅薯的一畝三分地,當地陳大爺農產品收入由原來的五千元,增加到了一萬五千元。
老鄉們非常感激網格長卓峻宇和他的“助農”隊,有農戶要給他們“推介費”。卓峻宇堅定拒絕道:“老鄉們,是你們的好產品找到了好婆家。我們只是成人之美,我們會繼續利用信息化優勢幫助你們的農產品走出去!”。
樁樁件件身邊事,一舉一措總關情。相處長了,農戶們都說,“移動助農隊就像是自己人,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