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江蘇考察,親自擘畫了“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新江蘇的宏偉藍圖,賦予了江蘇“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新的重大使命。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蘇信息通信業以昂揚姿態勇毅前行,奮力跑出跨越式發展的“加速度”。

十年砥礪,信息通信服務能力連續上臺階,江蘇在全國率先實現“鎮鎮通5G、戶戶通光纖”,固定網絡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躍升,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以高品質服務9000萬移動互聯網用戶。十年奮進,行業挺起數字江蘇建設的網絡脊梁,8條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成為江蘇對外開放的數據大動脈,48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承載著制造業“智改數轉”的江蘇實踐……一串串數字,是江蘇信息通信業十年奮斗取得的成績單,也將成為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新起點。
千億產業壯大“經濟強”的江蘇實力
位于南京市濱江開發區的中興通訊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每1分鐘就能生產出5臺5G基站,發往世界各地。在這里,江蘇信息通信業建設了精品5G專網,基于5G機器視覺的機械臂可以實現工廠內自動疊板,一線操作工人和遠程專家的5G﹢XR協作使得維修速度從“天”提高到“分鐘”級,關鍵工序不良率降低46%,產線調整周期縮短20%,信息技術的應用為企業發展實現降本增效。
“制造業是江蘇發展的看家本領,也為信息通信技術落地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苯K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繼金表示。中興濱江項目的背后,是十年間江蘇信息通信業勇立潮頭、奮發努力的結果。十年來,江蘇信息通信業累計完成超過3705億元建設投資,建成5G基站16.6萬個、數據中心機房105個,“千兆城市”的數量全國最多。在日臻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支撐下,制造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5G行業虛擬專網達到1180個,實施5G融合應用項目4160個,9.2萬家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量達到639億。伴隨而來的是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產業的蓬勃發展,十年間,江蘇省電信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2021年達到1135.5億元,增值電信企業從2012年的1367家發展到8950家,實現6.5倍增長,信息通信業已經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數字惠民匯聚“百姓富”的豐碩成果
十年間,城鄉一體的網絡覆蓋和高速通暢的用網體驗持續拉升江蘇電信用戶幸福感。在張家港善港村蔬菜種植基地,蔬菜大棚里的高清攝像頭、傳感器和控制器等設施正在精密運行,動態采集到的土壤溫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通過高速網絡上傳到云端,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此時大發神威,實時分析作物生長情況,遠程控制灌溉、通風、遮陽操作,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信息通信業在鄉村鋪設的“信息高速公路”讓這一切成為可能。江蘇已經實現鄉級行政區5G網絡全覆蓋,農村地區實現光纖和4G網絡全覆蓋,在江蘇的田間巷陌,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而這兒僅是數字惠民的一個小小切面。
十年來,信息通信業在全省分三批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開啟城鄉網絡一體化建設,老舊小區群眾告別了“空中蜘蛛網”,全省行政村5G覆蓋率達到96%,農村寬帶用戶達到1640.5萬戶,互聯網成為農村老百姓的致富網、幸福網、圓夢網。用得上更要用得起,行業相繼取消移動電話國內長途漫游費、移動流量漫游費,移動數據流量平均單價下降超過95.8%,
家庭寬帶平均單價下降超過95.4%,中小企業寬帶平均單價下降超過93.2%。降費的同時更要提速,固定寬帶平均下載速率十年間提升了18倍,4G和5G網絡綜合下載速率相較3G網絡綜合下載速率提升了20倍。對于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殘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行業連續5年推出通信資費優惠,累計讓利金額達到4.52億元,讓行業發展的紅利惠及每一個角落。
低碳發展描繪“環境美”的絢麗色彩
綠水豐漣漪,青山多繡綺。十年來,信息通信業始終堅持集約建設、低碳發展,用綠色發展理念繪就魚米之鄉的美麗江蘇圖景。
8月的南通海域,征帆搖曳,海潮如藍。在這片距離海岸線30千米的茫茫海上,高聳入云的風電塔穩穩矗立,一座座5G基站在風機“80米﹢25米”的雙平臺上穩定運行,將5G信號送到深藍,結束了海上“信號等風來”的歷史。漁民們可以在遠離海岸的甲板上直播賣貨,遭遇船舶故障等險境也可以迅速發出求救信號,5G信號成為海上經濟線和生命線。
江蘇省海上風電5G共建共享項目,單站可節省約77%的建設投入,入圍了全國首批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典型案例,是江蘇信息通信業推進集約建設的一個縮影。十年來,行業努力深化集約化建設,探索與電力等跨行業共享桿塔資源,減少重復投資,已共建共享鐵塔14.8萬座,全省95%以上的5G基站通過共享存量鐵塔站址實現,累計節約鋼材超59.9萬噸、土地3640畝、建設資金超337億元,減少碳排放超過410萬噸。
網絡治理彰顯“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時代底蘊
為了保障群眾安全舒心地享受線上生活,信息通信業牢固筑起安全屏障,堅持不懈開展網絡和數據安全治理,十年來,累計處置詐騙電話16.76億次、互聯網賬號85.8萬個,阻止詐騙短信傳播135.1億條。針對APP侵害個人信息問題,常態化開展違法違規APP檢測和通報,對于存在問題的“害群之馬”從嚴整治,已累計通報了358款違規APP,下架了其中的36款,用最大努力守護好每一位電信用戶的信息和財產安全。2020年以來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江蘇信息通信業傾盡全力保障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和醫院等重要場所的網絡暢通,運用通信大數據服務流調溯源工作,用通信服務扎緊扎實疫情防控網。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實干是最好的語言。江蘇信息通信業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干事創業的拼勁闖勁,不斷把江蘇信息通信事業推向前進,創造數字江蘇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
江蘇電信:抓住轉型機遇助建網絡強省

十年來,江蘇電信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國電信集團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省通信管理局行業監管各項要求,深入踐行建設網絡強省和數字江蘇、維護網信安全國家隊、主力軍的初心使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全面實施“云改數轉”戰略,積極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發揮數字要素的乘數效應,激發數字經濟活力,為全省信息通信業發展和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推進云改數轉賦能千行百業
江蘇電信深入開展行業洞察,為客戶提供以平臺應用為基礎的綜合智能信息化解決方案。例如,在區域治理方面,擴大綜合執法一體化平臺的應用范圍,由鄉鎮、街道向市域、縣域、鄉村、社區延伸,同時以大數據助力政府效能研判與決策,有力促進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在5G﹢工業互聯網方面,緊跟江蘇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開發5G﹢工業互聯網平臺,大力推進“客戶上云工程”,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
勇擔國家新基建主體責任,江蘇電信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方向,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具有差異化優勢的云網融合新型基礎設施。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持續深化與中國聯通的共建共享,快速形成5G服務能力,人口覆蓋率達到80%。加快千兆光網建設,率先實現光纖到戶城鄉全覆蓋,萬兆PON設備端口規模排名全集團第一。圍繞“長三角數據中心樞紐”定位,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持續優化“2﹢13﹢X”的層次化云資源布局。
打造科技型企業辦好民生實事
十年來,江蘇電信瞄準科技自立自強,聚焦電信集團提出的“把中國電信打造成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科技創新目標,明確了云網融合、5G、數字化技術、網信安全、量子科技等前沿技術五大方向。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科技創新滾動規劃,圍繞共性技術、云網融合、網信安全和數字化平臺等,持續加大核心技術攻關。
江蘇電信始終秉承“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服務理念,持續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型企業建設,通過深化“用戶說了算”的評價機制和大服務體系,聚焦老百姓“急難愁盼”和“愿望清單”,以高品質、高質量服務回報客戶,讓客戶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充分發揮云網融合等優勢,積極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豐富“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智慧農業”信息化應用場景,努力打造具有電信特色的數字鄉村標桿示范點。
未來,江蘇電信將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江蘇移動:發揮數智優勢激活數字經濟發展新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移動按照集團公司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戰略部署,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拓展信息服務空間,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奮勇當先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持續打造高品質信息通信網絡
十年前,現金、身份證、手機是很多人出門在外的必需裝備,缺少哪一樣都會帶來不便。而現在,只需要一張超級手機卡,就能實現用手機乘公交刷地鐵、數字身份認證、數字人民幣支付、開門開車等功能。
個人數字生活的持續豐富,與網絡技術迭代升級、信息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密不可分。十年來,江蘇移動持續夯實發展基礎,把網絡質量提升作為一以貫之的工作,以超常規速度“織就”一張自主知識產權的3G網絡,不到兩年時間建成覆蓋完善的4G精品網絡,不到三年時間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9萬座。目前,移動5G網絡已實現全省縣城城區以上區域連續覆蓋、鄉鎮全覆蓋和農村熱點區域覆蓋,以及954千米海岸線連片覆蓋、長江江蘇段全覆蓋。從繁華商圈到偏遠鄉村,從茫茫大海到粼粼江面,一張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5G大網,為千萬江蘇百姓和各行各業提供了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連接服務。
十年來,江蘇移動錨定寬帶品質和規模發展,逐步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躍升,光纖接入觸點從抵達樓宇到進入住家,再到全屋覆蓋,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在家里各個角落都能暢享高品質網絡。目前,江蘇移動寬帶家庭用戶規模已超2000萬,千兆寬帶覆蓋省內9萬個小區,可服務超3500萬個家庭。
不斷加快產業數字化升級步伐
信息通信技術正成為各行各業“智”變的核心驅動力。十年來,江蘇移動不斷強化行業信息服務能力,從數據專線、政企寬帶、集團短號等基礎通信業務,到移動執法、城市應急指揮、安防監控等信息化項目,再到融合算力、5G專網、云等新興技術的“網﹢云﹢DICT”智能化服務,綜合信息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已在制造、交通、醫療、文旅等18個重點領域打造超1500個5G行業示范應用項目。
這背后離不開算網融合的注智賦能。江蘇移動基于便捷高效的全光網絡,構建起覆蓋全省的“超大規模﹢中型規模﹢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服務集群,可承載服務器超80萬臺,提供算力超240T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為華為、騰訊、阿里等600余家重要客戶提供服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江蘇移動將瞄準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新定位,以信息技術和數據要素的融合創新支撐數字經濟高效運轉,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力量。
江蘇聯通:推進融合創新支撐數字經濟高效運轉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聯通始終堅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全力加快全面數字化轉型,公司收入和用戶規模持續增長,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成為數字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底座
江蘇聯通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創新性地與電信開展全面共建共享,使覆蓋更廣、速度更快、口碑更佳,十年間推動3G/4G普及、全面商用,將移動互聯網網速從不足1M提升至1000M以上,翻了1000倍,全面邁進移動互聯網時代。截至2022年上半年,與江蘇電信共建共享,累計開通5G基站超6.3萬個,實現全省發達鄉鎮以上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行政村5G有效覆蓋,人口覆蓋率超90%;地鐵、交通樞紐、醫院、大型商超等重點場所實現熱點覆蓋,用戶最高下載速率可達2.7Gbps,上網更順暢、體驗更流暢。
在千兆寬帶領域,十年來,江蘇聯通從零起步,聚焦全光網絡,打造數字城市,推動千兆城市建設。截至2021年底,累計覆蓋2000多萬家庭,城市住宅覆蓋率提升至71.8%,10G PON口占比達到20%,預計2022年底接近工信部千兆城市10G PON口占比25%的指標。同時,隨著千兆光網的延伸,也實現了“樓園廠企”的全面覆蓋,面向中小企業打造的極簡化流程,直接通過線上下單即可實現工作人員及時響應、快速上門,為用戶提供現代化、智慧化、便捷式寬帶網絡服務和體驗,目前97%以上的商務樓宇實現“二日通”,助力企業“上云用數”,實現“智改數轉”全面轉型。
大力推進5G融合應用
江蘇有著制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江蘇聯通結合云網優勢,深耕產業數字化,聚焦新型信息消費、實體經濟、民生服務等領域,開展5G﹢智慧工廠、5G﹢智慧交通、5G﹢智慧金融等創新實踐,以聯通三千兆為數字底座,結合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融合創新應用探索。近年來,江蘇聯通致力于打造5G智慧全連接工廠、柔性制造生產線,并在石化、汽車、能源、航空、電子等多個領域打造了一批5G﹢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踐,江蘇聯通進一步輸出創新能力及新型合作模式,與行業伙伴、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伙伴一起實現數字化轉型。
未來,江蘇聯通將全面承接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當好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貢獻更大力量。
江蘇鐵塔:共建共享夯實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底座

凡有人煙處,皆有通信塔。10萬座通信鐵塔遍布全省,撐起“滿格”江蘇。江蘇鐵塔成立于黨的十八大后,多年來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高擎共享旗幟、深化轉型發展,以“服務客戶”為中心,實施“一體兩翼”戰略,在融入“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中實現了跨越發展、彰顯了國企擔當。
高效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作為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江蘇鐵塔立足資源統籌優勢,秉承“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獨建”的原則,統籌各類場景移動通信網絡建設,新建站址規模超過行業過去30多年的建設總量。推動新建鐵塔共享水平由14%提升至80%以上,節約建設資金超百億元,節約土地上千畝。進入5G商用時代,江蘇鐵塔勇擔5G新基建“主力軍”,在各級政府的利好政策支持下,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發揮重點場景統籌牽頭、統一入場作用,快速推進省內5G網絡大規模、低成本、高質量建設。至2022年6月,已累計承建5G基站超10萬個,實現全省城區重要場景5G網絡深度覆蓋、縣城鄉鎮連片覆蓋,支撐江蘇5G網絡建設規模和速度全國領先。5G網絡規模部署并非一蹴而就,其間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站址密度大、功耗高、對天線掛載要求高以及疫情沖擊延誤工期等系列現實問題。為攻克這些難題,江蘇鐵塔從建設模式上“謀創新”,充分發揮共享的潛力與價值,目前已建成的5G基站中,97%以上是利用存量站址資源改造實現的。同時廣泛推動市政、交通、電力等社會資源開放共享,變“社會塔”為“通信塔”。
“一塔多用”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隨著現代數字信息技術加速滲透下沉,數字化浪潮席卷千行百業。面對數字化生產、生活和社會公共治理等不斷增長的新需求,江蘇鐵塔全量開放“塔、房、電、物、維”五大資源,積極探索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與千行百業融合創新,推進設施共用、數據共享,努力成為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從行業共享邁入社會共享,江蘇鐵塔已面向農業、環保、水利、電力、國土、林草、應急、地震、公安、海事等多個行業開展信息化服務,遍布全省的“通信塔”升級為服務行業轉型、服務國計民生的“數字塔”。
重整行裝再出發,奮楫揚帆又起航。立足新發展階段,江蘇鐵塔將持續深化共建共享,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經濟、服務人民群眾,攜手行業共同譜寫江蘇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江蘇通服:推進技術創新轉型忠實履行社會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通服江蘇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通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建造智慧社會、助推數字經濟、服務美好生活”的使命,發揮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作用,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技術創新轉型,忠實履行社會責任,奮力書寫十年發展精彩答卷。
初心指引征程使命鑄就榮光
十年來,江蘇通服作為服務通信建設的排頭兵,傳承企業發展歷程中的“半部電臺”的紅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錨定信息通信業主航道,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十年來,公司業務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近12%,規模從61.8億元到186.06億元,增長超3倍。
十年來,江蘇通服以構建卓越數字科技企業為目標,持續夯實科技強企的根基,公司獲得行業唯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設立業內最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續多舉措(多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白澤計劃等)提升人力資源價值,打造出國家級執業資格人才、高層次人才梯隊、實戰派技術專家、明星級工匠員工等不同層次的人才團隊。
江蘇通服作為江蘇省5G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首個獨家承接國家發改委“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并形成一系列自主核心知識產權成果;江蘇通服自主研發系列網絡安全平臺和產品,連續3屆成為CNCERT省級網絡安全應急支撐單位。
責任譜寫擔當奉獻托起希望
十年來,江蘇通服始終將社會責任牢記在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全力以赴完成黨和政府交予的任務,在助力鄉村振興、防汛救災、疫情防控、穩定就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面對疫情大考,江蘇通服以一場“青春逆行”拉開春天的序幕:在武漢,江蘇通服人全天候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通信網絡建設提供云平臺支撐;在上海,24小時不眠不休完成上海政務平臺擴容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