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dfzpi"></th>
        <dd id="dfzpi"></dd><nav id="dfzpi"></nav>

        <span id="dfzpi"></span>
      1. <tbody id="dfzpi"><noscript id="dfzpi"></noscript></tbody>
      2.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監管 >> 正文

        工信部:推進電信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 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制度改革

        2023年10月11日 09:38  CCTIME飛象網  

        飛象網訊 近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下稱《意見稿》)!兑庖姼濉窂某掷m優化高效開放統一的準入環境、積極營造健康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加快構建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著力打造便捷可靠優質的服務環境和組織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十六項具體措施。

        其中,包括要擴大電信業務開放。有序擴大電信業務對外開放,探索在自由貿易港等地區先行先試,試點擴大開放增值電信業務。統籌推進電信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加大對民營企業參與移動通信轉售等業務和服務創新的支持力度,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制度改革,不斷拓寬民營企業參與電信業務經營的渠道和范圍。

        以下為《意見稿》全文:

        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營商環境既是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黨的二十大對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為深入推進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創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發揮行業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改革創新、依法行政、技管結合、賦能發展的原則,以推動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創新行業管理為著力點,在激發發展活力、維護良好秩序、穩定市場預期、優化涉企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構建與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監管和服務體系,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更好地發揮“一業帶百業”的賦能作用,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持續優化高效開放統一的準入環境,激發行業發展活力

        (一)深化準入制度改革。完善適應創新發展的準入管理制度,研究修訂《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出臺新業務分類指引并動態更新,為合規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對于涉及多類電信業務的融合業務,實現許可申請“一次性申請、一站式審批”,提升市場準入效率。完善電信設備產品系族管理,組織在全國范圍內有序開展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自檢自證試點,實現進網許可標志電子化。

        (二)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進一步優化線上審批服務,完善非關鍵要素材料“容缺辦理”審批模式,不斷完善相關電子政務平臺功能,提升“一網通辦”服務水平。深化電子證照應用,加強涉企數據共享互認,推進電子證照信息可信驗證便利化,提高許可服務電子化水平,以數據多跑路支撐企業少跑腿。

        (三)擴大電信業務開放。有序擴大電信業務對外開放,探索在自由貿易港等地區先行先試,試點擴大開放增值電信業務。統籌推進電信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加大對民營企業參與移動通信轉售等業務和服務創新的支持力度,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衛星互聯網業務準入制度改革,不斷拓寬民營企業參與電信業務經營的渠道和范圍。

        三、積極營造健康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維護行業良好秩序

        (四)健全市場公平競爭規則。加快修訂信息通信領域市場秩序、競爭規范相關部門規章,圍繞利用技術和算法優勢擾亂市場等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進一步完善認定標準和處置依據,強化市場秩序監管的法治保障。加強信息通信行業政策文件公平競爭審查,依法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

        (五)維護市場良好競爭秩序。加強基礎電信市場競爭態勢監測,建立校園電信市場等重點領域公平競爭狀況監測、評估、巡查和通報機制,對苗頭性、典型性、集中性問題提前研判、快速處置、妥善化解,嚴格規范基礎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營造開放共享的互聯網行業生態,督促大型平臺企業公平、平等對待第三方企業,重點查處惡意不兼容、干擾互聯網應用安裝運行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完善投訴舉報處置機制,優化投訴受理和轉辦流程,依法打擊惡意舉報非法牟利的行為,維護良好信息通信行業發展環境。

        (六)深化行業組織協同共治。鼓勵行業協會等第三方組織建立信息通信市場爭議預處理機制,暢通企業間溝通渠道,推動企業在發生糾紛時及時主動協商,自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支持行業協會等第三方組織加強政策宣貫和正面宣傳引導,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培育良好商業氛圍。

        四、加快構建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七)創新柔性監管方式。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長效監管機制,推動實施事前監測提醒、事后信用修復的信用管理新模式,對信用良好的企業給予更多支持和便利。完善行政指導、行政約談等柔性執法體系,加強對相關企業的合規指導,按照合法、審慎、科學的原則,細化依法實施“輕微違法不罰”的具體標準,探索建立合規整改、合規不處罰等行業監管配套制度,在監管執法中進一步推廣自律公約、公開承諾等柔性手段,為企業營造寬松穩定的發展環境。

        (八)構建“不打擾”監管能力。推進現有技術監管能力迭代升級,建設重點電信業務大數據綜合監管平臺,完善電信設備進網許可在線核查系統,強化業務合規經營情況的線上監測分析、調查取證能力,健全“以網管網”技術監管體系。加快探索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監管中的應用,在日常監督檢查中推行遠程監管、線上監管方式,減少監管活動對企業日常經營的影響。

        (九)規范行政監管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持續開展專項執法培訓,不斷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優化執法方式,確保執法過程公正公開、執法程序嚴謹規范。強化綜合監管,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領域綜合監管體制機制,積極探索跨地區、跨部門綜合執法,推進監管信息共享互認和執法協作,避免多頭檢查和重復執法。

        五、著力打造便捷可靠優質的服務環境,增強行業企業獲得感

        (十)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充分發揮 12381 服務熱線的政務服務“總客服”作用,暢通難點、堵點問題直達反映通道。針對企業辦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數據分析研究,推動破解問題的關口前移,實現解決一個訴求、優化一類服務。建立政務服務經驗推廣應用常態化機制,探索形成標準化、可復制、可推廣的政務服務創新做法,實現政務服務能力“大提升”。

        (十一)優化網絡服務能力。加快推進 5G 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持續提升“雙千兆”覆蓋廣度和深度。完善國內網絡布局架構,實施網絡架構優化提升工程,優化國際通信設施布局,形成高效暢通的國際信息通信樞紐。完善網內和網間質量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加強網絡服務性能監測,促進網絡提速提效。

        (十二)改善通信服務感知。強化基礎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電信業務線上辦、異地辦,探索開展新型電信服務模式全流程、全鏈條評估,全面提升全國一體化、智能化數字服務水平。加強網絡接入價格和服務質量信息公示,優化寬帶報裝服務,完善在線查詢報裝要求、辦理進度,在線申請業務開通和繳費等功能,進一步壓減報裝時長,提高報裝效率,鼓勵基礎電信企業提供更加優質、優惠的互聯網專線服務和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

        六、組織保障

        (十三)加強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指導,統籌推進信息通信行業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建立健全評估體系,適時組織行業營商環境建設情況評估。各地通信管理局要明確本地區信息通信行業營商環境建設的負責人和牽頭處室,制定本地區優化信息通信行業營商環境的細化方案,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十四)強化政企溝通。各地區要嚴格落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部署要求,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妥善回應企業關切。要加強涉企重大政策文件出臺前的溝通評估和出臺后的政策輔導,把握好政策出臺和調整的時度效,確保政策措施“看得懂、落得實、用得好”。

        (十五)加強協同調度。各地區要加強行業運行態勢的監測和預警,完善政府、企業、協會等協同機制,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加強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分析,針對性調度協調解決新問題、新難點。要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的溝通,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大局,賦能地方經濟發展。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十六)做好宣傳引導。各地區要綜合利用多種宣傳渠道主動發聲,營造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及時總結提煉優化信息通信行業營商環境、促進市場發展的先進做法、成功經驗和典型模式,組織編寫優秀案例,積極展現信息通信行業創新發展的經驗成效。

        編 輯:馬秋月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
        日韩Av中文字幕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