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IPv6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之一,不僅能夠提供海量的地址資源,還可以為網絡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基礎支撐,因此對中國數字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多年來中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引導IPv6的技術進步和應用,使得IPv6的頂層設計日益完善,IPv6專網的部署和應用規模越來越大。
近日,由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專家委員會主辦的“IPv6專網產業論壇”在北京召開,發布了中國通信產業在IPv6領域的最新成果,并正式推出了《IPv6專網技術白皮書》,希望以此加快IPv6專網的建設和應用。記者從參會嘉賓的演講和談話中了解到,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國內IPv6技術標準研發進展、應用規模和應用水平都位居國際領先地位,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IPv6應用創新領先世界
近年來,云計算、大數據、AI大模型等新興信息技術正在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為社會生產生活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國也在積極推動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實現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都對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數字生態建設進行了詳細部署。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秘書長代曉慧表示,IPv6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技術底座,具有容量大、技術創新前景廣闊、內生的安全保障優勢等特點,是現代產業物聯網的重要基石,因此備受國家重視。自從2017年以來,中央網信辦、通信部、教育部、廣電總局、人民銀行等部委先后發布了多項推進IPv6規模部署應用的政策文件,2023年工信部、網信辦等八部委又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提出建立國家IPv6演進的技術標準體系,加快IPv6國家標準的研制,推動IPv6行業融合應用標準制定和落地應用。
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國內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進展很快。移動網絡中的IPv6流量占比在2023年2月首次超過了IPv4,并且在2023年9月進一步增至58.44%;固定網絡流量占比達到了17.92%,是2019年的64倍,用戶占比超過70%。截至2023年9月,我國已申請IPv6地址資源總量達到了67432塊,僅次于美國。同時國內IDC云服務、CDN等應用基礎設施全面支持IPv6,三大運營商的數據中心也全部完成了IPv6打造,DNS全面支持IPv6域名記錄解析。實測結果表明,目前國內11家云服務企業4個可用域中的3個云主機IPv6訪問質量優于IPv4。國內還積極開展以SRV6隨流檢測等為代表的IPv6+技術的應用,應用規模和深度均領先其他國家。
“在2023年4月結束的第一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上,獲獎案例中的70%采用了IPv6+技術,應用場景覆蓋了國民經濟91個大類中的49個!贝鷷曰壅f。
技術變革,標準先行
在IPv6的技術標準研發和制定方面,中國與世界同步。據代曉慧介紹,早在2003年IETF(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發布IPv6測試性網絡之初,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就啟動了IPv6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早期的主要工作是引入國際標準、開發IPv6協議和過渡技術等標準,后期逐步轉向具體的應用環節。在隨后的二十年間,中國共報批了153項IPv6相關行業標準,覆蓋了網絡技術、資源管理、過渡技術、互聯互通、行業應用、安全等多個領域,形成了較完整的IPv6技術標準體系!昂罄m我們的研究重點將轉向IPv6+技術標準的研制!贝鷷曰壅f。
2021年9月,全國通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85)宣告成立,其工作重點是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推進IPv6技術創新、行業應用、網絡安全、地址管理等國家標準研發。2022年,TC485 IPv6標準工作組共提交國家標準78項,首批35項已成功立項。在國際標準方面,中國企業基于IETF平臺的IPv6標準貢獻占比不斷提升,IPv6+相關標準占比已經達到了85%,成為標準庫主要貢獻者。
代曉慧表示,后續IPv6的標準研發工作有四個方向:一是開展新型組播、應用感知、隨流檢測等IPv6+新技術研究,通過研發標準來加速產業化進程;二是推進IPv6應用落地,包括IPv6專網;三是開展IPv6在網絡安全、數據管理、數據治理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和研究;四是組織國內企業積極參與IETF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提升中國在下一代互聯網國際標準中的影響。
IPv6+大步邁向2.0時代
隨著IPv6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IPv6+的1.0版本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業界形成了較強的商用供貨能力,相關設備、應用也已在現網中商用落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主任高巍認為,接下來IPv6技術將向著2.0時代演進!拔覀兟摵掀髽I、運營商做了很多IPv6+Ready 1.0測試,涉及41個地市測試評估(覆蓋19個省份/直轄市),主流設備廠商均已支持SRv6,并且完成互聯互通,全球產業鏈日趨成熟!备呶≌f,“接下來將是以網絡切片、網絡確定性、智能管理為主要特征的IPv6+ 2.0時代!
IPv6+ 2.0將更加注重面向行業應用的技術能力提升,包括更高的性能和服務質量、更可靠的安全性、更強的可擴展性等。高巍認為,從加快技術創新、應用落地的角度出發,現階段需要考慮建立IPv6+ 2.0的網絡測試評估指標體系。目前業界已經確定了幾個主要特征,比如網絡切片能力,將一張網絡劃分成隔離的切片網絡服務于不同行業客戶,或者為不同類型的業務應用提供差異化的網絡承載;隨路檢測能力,實現對真實業務流量的質量檢測;自動化運維和自動化管理能力,提高運維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和復雜性;業務可感知能力,提供實時監控和分析每個終端、用戶和應用來構建更加高效、安全、個性化的網絡環境,滿足不同用戶和應用的需求。
據高巍介紹,國內運營商和通信企業在IPv6+ 2.0方面的探索也位居世界領先。武漢聯通、孝感聯通與華為不久前已經率先完成了IPv6+ 2.0網絡測試評估,高巍在此次論壇上隆重地向測試方頒發了測試評估證書。
在此次論壇上,參會嘉賓們還共同發起了“共筑IPv6專網,加速行業數智化”活動倡議,呼吁各方共同努力,盡快出臺IPv6專網建設規范標準,并由龍頭企業帶頭采用IPv6專網建網標準、電信運營商向業界提供IPv6專網服務,為國內各行各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網絡服務,同時也有效帶動自主創新的IPv6專網產業發展。
在新一代底層信息技術的研發方面,中國政府和企業都給與了高度重視,企業、高校、行業組織通力合作,共同研究新技術標準、場景化需求、業務應用,促成了中國在5G和IPv6等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未來全球將大步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時代,IPv6技術是這個進程中的一個極為關鍵的底層支撐點,中國信息通信產業正在IPv6領域占據卓越的領先優勢,必將為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建設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