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
昨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正式開幕,在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元。
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元
據張云明介紹,我國已經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道路,形成了“中央舉旗定向、政府規劃引導、地方務實推動、產業聯動發展”的中國模式,構建了“鞏固、提升、創新相并行”的中國方案,打造了“5G+工業互聯網”、5G工廠等中國品牌。
據悉,當前,我國制造業、采礦、電力、港口等領域廣泛應用5G、光纖改造升級企業內外網絡。以國家級節點為中心的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二級節點實現31個省區市全面覆蓋,服務企業超過26萬家, 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跨行業、跨領域平臺達到28個。國家、省、企業三級聯動的安全技術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活躍,有利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發揮5G系統性領先優勢、工業互聯網體系化發展優勢,協同推進5G+工業互聯網、推動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質檢的一大批典型場景在千行百業落地,推動5G應用加速由生產輔助環節向核心環節延伸,實現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成效。
另外,來自工業、通信業、互聯網行業的中央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帶動產業上下游聯動發展。中小企業創新活躍,工業智能,工業大數據等領域創業企業超過300家,涌現出一批專精特新的企業。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匯聚海內外八十多個細分行業的2500家成員單位,成為工業互聯網領域全球最大的生態合作載體。
工業互聯網正步入規;l展的關鍵階段
面向未來發展,張云明強調說:“工信部將加大工業互聯網工作力度,打好政策‘組合拳’、組織多方‘團體賽’、打造全國‘一盤棋’,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堅持戰略引導,優化完善新時期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政策體系,研究出臺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制約工業互聯網規模推廣的痛點難點,加快構建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品體系,化‘點’為珠、串珠成鏈。堅持需求牽引,加快建設覆蓋重點企業、重點產業、重點區域的應用體系,營造企業闖、資本投、市場用的良好局面!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表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正步入規;l展的關鍵階段,應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以加快工業互聯網規;l展:
一是推動政策落地落實,打好政策組合拳。會同各部門、各地方扎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2021-2023年)三年行動計劃,確保各項工作圓滿收官。研究制定新階段支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舉措,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深化產融合作產教融合,用足用好財政金融政策,不斷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字發展底座。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加快推進關鍵技術產業化突破,持續提升國家頂級節點的中樞能力。完善標識解析各級節點布局,并逐步向第四層面、各類園區廣泛拓展,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促進規模推廣的新型公共服務平臺。強化工業數據的匯聚與共享,務實產業數字化轉型資金。
三是深化規模應用普及,強硬產業發展動能。繼續打造5G工廠中國品牌,將分行業樹立一批5G工廠示范標桿,加速標識解析與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持續開展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活動,推動涌現更多集中連片的精品應用。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作用,大力培育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和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帶動廣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四是壯大產業,發展生態,推動能力普及共享。鼓勵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和工業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協同配合,打好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團體賽,不斷完善工業互聯網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標準體系。加強重點標準的互通互認。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高質量開展技術合作、供需對接等工作,推動能力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