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人民郵電報社)聯合組織的“算力中國行(寧夏站)暨2023中國算力大會媒體宣傳活動”座談會在銀川市召開。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人民郵電報社)的相關領導、企業代表以及來自中央和寧夏的20余家媒體參加座談會。
本次調研采訪活動于8月15—16日舉行,走訪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寧夏數據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場景,以及寧夏建材、國網寧夏電力、國能寧東基地、西鴿酒莊等算力融合創新應用場景。為進一步交流分享寧夏數字經濟發展經驗,梳理總結寧夏算力建設調研成果,圍繞“匯聚‘西部算谷’數字新動能,共話‘塞上江南’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和銀川市、中衛市的相關負責同志,寧夏電信、寧夏移動、寧夏聯通、寧夏廣電、寧夏鐵塔、國網寧夏電力、寧夏建材、中衛市互聯網交換中心和華為等企業相關負責人,以及參與此次采訪的媒體記者參加座談交流。
寧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何立穎主持會議并介紹了寧夏算力建設的成果與優勢。何立穎表示,自治區將充分把握住第二屆中國算力大會的重要機遇,聚焦寧夏算力產業的已有基礎、發展成果和下一步持續發展需要關注的重難點問題和瓶頸問題,共同探討寧夏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理念、發展趨勢、發展模式,探索推動產業合作的新機遇、新領域、新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人民郵電報社)總編輯王保平在致辭中表示,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啟,算力已經像水、電一樣成為關鍵的新型生產力,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動能、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通過此次調研活動可以發現,作為承接“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樞紐節點,寧夏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速,產業數字化轉型亮點眾多。通過調研和座談,將有助于深入挖掘寧夏算力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展示寧夏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獨特資源優勢,探討行業面臨的共性難點問題,為深入了解“數字寧夏,算力中國”提供豐富生動的實踐案例。
寧夏居于國家版圖幾何中心,全年氣溫適宜,綠色能源比例高,數字基礎設施條件位居西部前列。寧夏算力發展成果可總結概括為四句話:交換中心“四點有其一”、樞紐節點“八區擁一位”、北斗分中心“九域享一席”、根節點服務器“西北獨一家”。
會上,來自寧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與軟件產業處、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高新技術處的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寧夏算力產業發展情況和產業政策情況。銀川市、中衛市的有關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銀川市和中衛市的算力產業發展亮點,兩地作為承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工程的算力高地,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方案和運營經驗。寧夏電信、寧夏移動、寧夏聯通、國網寧夏電力和華為的企業代表分別介紹了本企業有關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應用實踐,并就寧夏算力產業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參會記者們圍繞寧夏算力產業的綠色數據中心PUE、“銀川-中衛”雙城協作、寧夏算力產業發展模式等情況進行了互動交流。
據悉,“算力中國行”大型媒體調研采訪活動自2023年4月開始,選取一批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快、應用成果好、產業發展顯著的省份、企業和產業,深入了解各地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算力應用發展情況;顒咏M織中央媒體、行業媒體及地方媒體,深入挖掘調研地的算力發展成果,完成“算力中國行”系列深度報道、“算力中國行”調研報告、“算力中國行”傳播分析報告、“算力中國行”圖書等一系列立足產業實際、牽引發展導向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