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WAPI產業聯盟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2項無線局域網接入控制技術——組網架構和調度平臺技術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聯合發布為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在無線通信網絡云管理技術領域,圍繞基礎架構和組網模式提出并獲得發布的首批國際標準。該技術標準突破了無線局域網(WLAN)城域組網的瓶頸,極大提升了設備管理、部署和維護效率,可構建大容量、高可靠、可擴展、可管理的運營級WLAN網絡。
圖:ISO官網發布狀態截圖
WLAN是無線高速數據通信兩大主流技術之一,具有帶寬高、成本低、部署方便等優點,可在100米范圍內提供高達數十Gbps的高速通信服務,是全球寬帶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該標準項目編輯、中國電信高波介紹,目前WLAN組網已從單個獨立可管理的無線接入點(AP)組網階段,發展到了接入控制器(AC)協同數百個AP的集中控制組網階段,為解決集中控制組網中資源利用不均衡等問題,這2項國際標準規范了一種新的基于云管理的規模組網部署模式,打破了原有的AP與AC綁定導致的緊耦合束縛,實現了云AC統一調度,進一步提升了WLAN組網的靈活性、魯棒性、可擴展性,滿足了運營級WLAN網絡應用要求,目前已在上海無線城市規模部署,提供了1萬余個WLAN熱點服務。
WAPI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璐璐表示,這2項國際標準是對現有WLAN技術標準體系在規模部署應用場景下的補充和完善,具有廣闊前景,讓更多用戶享受安全無線局域網帶來的便利。
中國電信、WAPI產業聯盟、西電捷通公司、新華三是上述2項國際標準的主要技術貢獻者。截至目前,WAPI產業聯盟已組織推進了數十項自主網絡通信和安全協議技術的標準化,已獲發布的標準包括ISO/IEC國際標準23項、歐洲標準3項、國家(含軍用)標準46項、行業標準7項和團體標準近百項。上述成果填補了我國在ISO/IEC數據通信、網絡信息安全、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等三個分技術委員會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在網絡通信和安全協議技術領域標準的壟斷,提升了我國網絡通信領域標準國際化整體水平,展示了我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和保障網絡安全、持續推進信息化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