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算力的戰略性地位和支撐性作用正成為普遍共識。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正在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球算力發展應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的挑戰仍在持續,以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應用、新需求的崛起,推動算力規?焖僭鲩L、計算技術多元創新、產業格局加速重構。
2023年9月15-16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的2023世界計算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行。在9月15日下午的“計算產業成果發布”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發布了《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2023年)》。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先進計算與ICT產業研究部智能產業研究員黃璜對白皮書進行了深度解讀。
白皮書系統跟蹤研究了全球算力發展情況,全面剖析了我國算力總體發展態勢,并對中國算力發展情況進行客觀評估,并結合當前我國算力發展現狀和評估結果提出了我國算力發展建議。
白皮書主要內容
本白皮書系統研究了2022年全球及我國算力發展的現狀,并基于中國算力發展指數2.0框架和先進計算技術產業發展路線圖,從算力規模、算力產業、算力技術、算力環境和算力應用五個維度持續跟蹤,客觀評估我國及各省市現階段的算力發展水平,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技術產業及算力應用的發展,為全國、各省及各城市算力發展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撐。

圖1 中國算力發展指數2.0
1. 全球算力快速發展,算力競爭不斷加劇。全球算力規模保持高速穩定增長,2022年全球計算設備算力總規模達到906EFlops,增速達到47%,尤其是近年新推出的大語言模型所使用的數據量和參數規模呈現“指數級”增長,帶來智能算力需求爆炸式增加。算力產業繁榮發展,多技術協同升級推動先進計算持續發展。算力不僅是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來源,也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球各國算力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全球算力競爭加劇,全球化面臨挑戰。

圖2 2022年全球算力規模與GDP關系
2. 我國算力穩步增長,算力賦能作用凸顯。2022年我國算力規模穩步擴張,智能算力保持強勁增長,我國近6年累計出貨超過2091萬臺通用服務器,82萬臺AI服務器,計算設備算力總規模達到302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增長迅速,增速為72%,在我國算力占比超過59%。我國算力產業穩健發展,算力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發展環境不斷完善,行業賦能效益日益顯現。算力發展為拉動我國GDP增長做出突出貢獻,在2016-2022年期間,我國算力規模平均每年增長46%,數字經濟增長14.2%,GDP增長8.4%。

圖3 2016-2022年全球和我國算力規模與GDP、數字經濟規模關系
3. 算力拉動經濟增長,各地持續加快算力布局。從算力發展指數來看,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算力發展保持領先水平,其中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上海仍然位于第一梯隊。中西部核心省份算力發展日益崛起,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核心省份算力發展優勢突出,隨著“東數西存”“東數西訓”“東數西算”等鏈條并行發展,中西部地區技術創新、算力應用、產業基礎等制約算力發展的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圖4 2022年中國部分省份算力發展指數
4. 依據中國算力發展指數2.0的評估方法,結合我國各城市的算力基礎設施規模、技術發展水平、產業應用發展水平等指標計算各城市算力發展指數,以此來衡量各地算力發展水平,并以此給出我國算力二十強市榜單。其中,北京、上海算力發展水平領先優勢明顯;廣東、江蘇入圍城市數量最多。
表1 中國算力二十強市

點擊鏈接即可下載《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