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魂”,曾困擾了中國科技產業界數十年發展。如今,“少魂(操作系統)”這一世紀難題正在被鴻蒙系統進一步攻破,而且一張全新的生態大圖譜正在徐徐展開。
在中國九大城市聯動舉辦的“鴻蒙生態千帆啟航儀式”上,華為宣布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系統開發者預覽版開放申請。這不僅意味著全棧自研的“純血”國產自研操作系統正式誕生,也標志著HarmonyOS NEXT完全脫離安卓系統揭開全新的進階篇章。

不難發現,此次HarmonyOS NEXT的“更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新架構、新體驗、新生態。其中,HarmonyOS NEXT采用純國產微內核,去掉了傳統的Linux內核和AOSP安卓開源代碼,從而帶來了原生精致、易用、流暢、安全、智能和互聯等全新體驗。
隨著華為和頭部企業、頂尖高校、人才培養機構等將進一步共同吹響鴻蒙生態之戰的號角,國產操作系統產業鏈公司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而通過吸引開發者開發專門運行于鴻蒙系統上的原生應用,華為將逐步建立起鴻蒙系統的獨立生態,并有望在全球市場乘風破浪。
“生態成,則鴻蒙成!蹦壳,鴻蒙的三大“戰役”已完成了底座、體驗兩個,還有一個“戰役”就是生態。在產業鏈人士看來,這是鴻蒙走向成熟的關鍵之戰,也是國產操作系統改變市場格局的轉折之戰,更是中國電子工業新一輪崛起的重要之戰。
純血底座 優勢亮眼
長期以來,華為對各項產品的命名都頗有意味。正如“HarmonyOS NEXT”中的英文含義是“下一階段”,而其中文名“鴻蒙星河版系統”寓意星光璀璨、終成星河。
至于HarmonyOS NEXT憑何開啟更璀璨的下一階段?在底層架構方面,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HarmonyOS 歷經十年磨礪、向下扎根,全面突破核心技術,為生態建設打下堅實底座。目前,HarmonyOS NEXT從操作系統內核、文件系統到編程語言、AI框架和大模型等,華為鴻蒙已經實現了全棧自研。
中歐資本董事長、華為前副總裁張俊博士進一步對集微網稱,HarmonyOS NEXT就是業界俗稱的“純血鴻蒙”,其底座去掉了傳統的Linux內核和AOSP安卓開源代碼,僅支持鴻蒙內核和系統應用,減少40%冗余代碼,使系統流暢度、能效、純凈安全特性大為提升。

據余承東介紹稱,HarmonyOS NEXT的微內核具備比Linux內核更有彈性、更安全、更流暢等特性。其中,在彈性方面,鴻蒙內核采用高度彈性的架構,可靈活部署到大大小小的設備,滿足萬物互聯時代各種終端的需要;在安全性方面,鴻蒙內核同時獲得了最高等級安全認證,從架構上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在流暢性方面,相比傳統Linux內核混合車道、容易堵車的現狀,鴻蒙內核則給不同個體分配不同優先級的車道,能帶來更流暢的體驗。
另據集微網獲得的一份調研紀要顯示,與采用宏內核的安卓系統相比,鴻蒙的優勢在于一次開發多端部署,而且內核體量精簡更適合搭載在輕量級邊緣設備上。但由于將某些宏內核的基礎功能放在用戶層去調用,也產生了多余功耗。不過,用戶通常很難感知這一效率損失。
此外,東北證券指出,鴻蒙系統具備多項優勢,包括分布式協同:從單點物聯擴展至全場景物聯,解決“信息孤島、設備孤島”問題;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自主可控的鴻蒙將不受外部封鎖的影響;小體積:節省用戶存儲空間,帶來輕盈快速應用體驗。
顯然,華為對鴻蒙底座的打造對改善用戶體驗和打造生態大有裨益,并將有力支撐HarmonyOS NEXT的擴展。業內人士稱,此次鴻蒙系統在蓄力數年后宣布全面啟動原生應用,一方面展現了對培育生態的耐心,另一方面也展現了對自研系統的信心。HarmonyOS NEXT涉及原生鴻蒙關鍵環節技術突破、商用落地等,將加速鴻蒙的技術創新、標準化進程及全面布局。
原生體驗 提振勢能
除了架構全棧自研,HarmonyOS NEXT的一項重要升級在于體驗創新。據華為方面介紹,HarmonyOS NEXT打造六大原生體驗,即原生精致、易用、流暢、安全、智能和互聯。
例如在原生智能方面,華為首先將AI基礎能力內嵌至操作系統控件中賦能系統和應用,使開發者只需要一行甚至0行代碼,就可以直接把AI能力集成到應用中。此外,通過統一的數據管理、文件token化,鴻蒙可以完成對數字內容的理解和管理,從而更高效地搜索和處理相關內容,包括基于Image控件選文字、摳圖和基于語音朗讀控件轉化語音服務等。

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Ivan Lam對集微網表示,華為鴻蒙系統已經開發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存量用戶的體驗、感受都穩定和趨好,前提是華為做了大量的用戶洞察和交互提升。因此,鴻蒙系統升級至HarmonyOS NEXT并不會有過多負面影響。
“對于國內用戶,相信華為應用商店已經覆蓋了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同時對于部分用戶需要應用到海外開發者的APP,華為也會有對應的過度機制減低負面體驗!盜van Lam說。
張俊博士則認為,改善HarmonyOS NEXT用戶體驗實際涉及的是技術問題,其實安卓、iOS和Windows誕生后也出現過很多Bug,然后通過不斷的打補丁和升級更新優化。目前,HarmonyOS NEXT不再兼容安卓系統,從技術上來說不太可能實現完全平滑的過渡。不過,這對具有強大技術研發能力的華為并不難,通過持續的迭代都可以解決。
但行業人士指出,與安卓和蘋果iOS系統相比,鴻蒙目前在插件開發方面還有待提升,這也是制約其市場份額的主要因素。下一步鴻蒙共創者需要在價值維度做更多嘗試,在插件性能、使用體驗、價值成長等方面不斷創新迭代,解決原生鴻蒙的應用適配和人才缺口問題。
對此,為了進一步提振鴻蒙生態的發展勢能,華為宣布“耀星計劃”投入70億元激勵鴻蒙開發者在鴻蒙原生應用、元服務、SDK等生態創新。同時,華為將攜手伙伴依托鴻蒙生態學堂、高校共同培養鴻蒙人才、城市發布鴻蒙人才培養政策等方式,每月培養10萬多鴻蒙開發者。據悉,目前已有305所高校共同培育鴻蒙生態建設人才、135+高校開設鴻蒙公開課、286家企業參加鴻蒙生態學堂、38萬+開發者通過鴻蒙認證、150+產學合作項目。
十年磨劍 揭開新篇
眾所周知,構建生態是打造操作系統的最關鍵痛點。張俊博士指出,開發操作系統相對容易,但培育生態圈甚至比登天還難!叭绾巫尫侨A為的品牌加入進來,才是真正的考驗和難題。目前來看,已經到了考驗華為打造‘中國開源鴻蒙’的十字路口、關鍵時刻!
回顧近幾年的鴻蒙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啟動原生鴻蒙是華為改變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格局的一個關鍵節點。鴻蒙最早于2015年立項,后于2019年8月發布,是面向全場景應用的分布式操作系統;2021年6月起,鴻蒙2.0正式用于手機等消費終端;2022年7月鴻蒙3.0推出;2023年8月鴻蒙4.0推出。如今,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8億,開發者達220萬,成為發展最快的操作系統。

如今,隨著鴻蒙走向獨立的元年開啟,“鴻蒙生態千帆啟航儀式”意味著華為和頭部企業、頂尖高校、人才培養機構等將共同吹響鴻蒙生態之戰的號角,正式揭開進階新篇章。
“生態成,則鴻蒙成!比A為終端BG軟件部總裁龔體這番形容此次“戰役”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成熟的操作系統需要具備堅實的底座、繁榮的生態、極致的體驗,三者缺一不可。鴻蒙三大“戰役”,已完成了底座、體驗兩個,還有一個“戰役”就是生態。
在這一關鍵戰役上,華為鴻蒙系統正展現出迅速壯大態勢。2023年9月,華為面向合作企業開發者開放了HarmonyOS NEXT預覽版,截至當年底已有400多家App大廠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目前,華為應用市場的“鴻蒙先鋒”專區已上線,展示了率先擁抱鴻蒙生態的一百多款App,涵蓋出行、社交、辦公、游戲、購物、生活、教育、新聞資訊等18個領域。
為了加快移動應用鴻蒙化,華為已投入了上千人團隊,幫助頭部企業開發鴻蒙原生應用,首階段目標是實現Top 5000的移動App推出“鴻蒙版”。根據規劃,HarmonyOS NEXT預覽版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面向所有開發者開放。隨著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速度將進一步提速,華為的目標是2024年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的升級用戶能突破1億。
據悉,搭載HarmonyOS NEXT的手機已經在醞釀中,華為預計到2024年,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將達到8億臺至10億臺。分析人士認為,即將正式登場的HarmonyOS NEXT及其原生應用,將為全場景下的鴻蒙操作系統開啟一個新時代。鴻蒙產業鏈、操作系統、軟件應用、硬件集成合作伙伴等,將迎來新流量、商機和未來。
值得一提,鴻蒙系統正在拓展在PC等領域的應用,如香橙派在國內率先將開源鴻蒙操作系統(OpenHarmony)運行在PC設備上。此外,日前智微智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集成商、設備商在鴻蒙PC應用的意愿非常強烈,催促公司基于國產平臺提供整合方案,盡快啟動運作。預計2024年上半年(鴻蒙PC)開始批量試用,下半年預計會有數量級猛增。
雙管齊下 統籌進階
在生態系統發展建構上,鴻蒙系統大致可以分成OpenHarmony、HarmonyOS兩條產品路線,其中HarmonyOS可視為前者的“超集”。
據東北證券介紹,OpenHarmony是開源操作系統,使用的是自研的ArkTS開發語言,面向行業應用,吸納各大專業的軟件公司來針對具體行業進行開發;HarmonyOS是華為的商業閉源操作系統,基于AOSP和OpenHarmony雙內核系統,支持Java和ArkTS語言,面向消費者端的操作系統和應用開發。
2021年,華為將HarmonyOS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工業和信息化部旗下的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項目命名為OpenHarmony。據華為終端BG軟件部副總裁柳曉介紹稱,目前已有超過220家伙伴加入OpenHarmony生態共建,已落地440款軟硬件產品,覆蓋金融、教育、交通、醫療、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多個行業。

但不可忽視的挑戰是,OpenHarmony的應用生態還不夠豐富,同時一些重要客戶面臨一定選擇性困境。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小米、OPPO、vivo等公司在海外的市場份額較高,一旦進入OpenHarmony生態,谷歌必會出手制止!八麄儫o法承受這種可能的風險”。
相比之下,HarmonyOS在鴻蒙生態的壯大中占據主要貢獻。張俊博士稱,鴻蒙系統之所以在短時間內發展迅速,主要還是基于華為自身的“1+8+N”終端進行升級適配。根據IDC統計,全球華為手機在網的存量用戶至少有6.6億臺,其中國內在網存量用戶達4.57億臺。隨著華為手機回歸和各類終端銷量提升,華為鴻蒙系統將會繼續進入增量階段。
據上述調研紀要顯示,在商業模式上,HarmonyOS對于華為是一個提升用戶粘性的抓手。商業模式上仍然維持“應用商店分成+游戲聯運+應用預裝”的模式。OpenHarmony生態伙伴則有兩種盈利模式。一是ISV廠商開發出發行版后按套數授權給下游硬件廠商;二是硬件廠商直接做軟硬件打包方案。2024年鴻蒙將完成頭部應用遷移,后續2-3年腰部應用批量遷移。
對于HarmonyOS與OpenHarmony兩條路線的前景,Ivan Lam表示,“華為正在壯大鴻蒙操作系統,而重心是HarmonyOS路線,其發展相對會更快,更新換代也更頻繁。同時,Openharmony發展也較順利,但由于面對的市場稍微不同,目前進展稍慢一些!
Ivan Lam還稱,目前國內開發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和圍繞系統的生態發展確實是必要事件,但困難也不可避免。例如如何把系統的兼容性做大,才是消費類電子下一代互聯互通的真諦之一。但隨著華為的積極投入和國內應用開發商的深入熟悉,后面的發展會更加順利。
此外,業界也不乏對華為在操作系統上“雙管齊下”戰略的部分質疑,其中包括華為在OpenHarmony貢獻了近90%代碼,但一些最為關鍵的技術和特性代碼仍有所保留。
張俊博士表示,“華為在操作系統上的做法屬于‘猶抱琵琶半遮面’,類似開源的安卓和封閉的iOS都在開發。雖然這兩條路線并行可能是暫時的過渡策略,但華為要想真正做好‘中國開源鴻蒙系統’,還是需要像安卓一樣打開格局,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立足國內 放眼海外
在國際市場上,鴻蒙系統的份額目前還遠不及安卓和iOS。鑒于2024年是原生鴻蒙的關鍵一年,華為等各界在打好國產手機操作系統改變市場格局的轉折之戰同時,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全球化布局和攻堅。據悉,明年華為會考慮鴻蒙出海的問題,為全球打造數字底座。
業內人士稱,在鴻蒙生態建設上,最艱巨的挑戰全球化?v觀歷史上所有成功的技術體系、生態體系都必須做到全球化,如果只扎根在一個區域內很難長遠生存和發展下去。
對此,在鴻蒙的海外布局策略和通路方面,調研機構Canalys研究分析師鐘曉磊對集微網表示,目前華為在海外主要的挑戰依舊是在于GMS受限這一客觀因素,而推行鴻蒙系統只是可能的解決路徑之一,目華為在海外的策略仍舊是EMUI結合AppGallery的應用生態。
“對于華為而言,在一些重點海外市場,雖近期出貨主要受外部因素影響不如其巔峰期,但其仍具有可觀的裝機量,加之一定的資源投入,因此也能夠吸引主流應用的開發者接入AppGallery生態。另外,在華為的這些重點海外市場中,GMS的綁定深度并不如西歐北美發達市場深,因此也留給華為一定的空檔去構筑AppGallery生態!辩姇岳谡f。
據悉,鴻蒙的計劃是在中國立足后,逐步向海外覆蓋。張俊博士表示,國產替代給了華為鴻蒙一個相對封閉的內循環市場,而在國內立足后,華為在全球依舊可以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即先布局華人市場和與中國友好的亞非拉國家,然后逐步進入歐美成熟市場。雖然會面臨地緣政治相關問題,但利用時間換空間、從“持久戰”中摸索,總會有破解之道。
正如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的報告稱,華為一直受到麒麟9000s芯片組供應緊張的困擾,但預計這一限制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得到緩解。華為在2024年將堅實復蘇,重新洗牌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并取代蘋果iOS成為中國第二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亦顯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HarmonyOS在中國市市場的占比為13%,距離iOS的14%僅一步之遙,但在全球還有一定差距。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鐘曉磊稱,華為在中國的發展會是一個前瞻性的風向標,短期看華為手機業務在國內外的復蘇步伐會有一定時間差。但長期來看,如若華為手機業務能夠在國內取得階段性成功,也能夠為海外的復蘇奠定信心和提供資源投入,有望“以點帶面”推動更大規模的復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