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日前報道,由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團隊傾力打造的首家“AI醫院”——Agent Hospital,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內測,預計將于年底正式上線,并計劃于明年上半年全面向公眾開放。這一創舉不僅標志著我國AI醫療技術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更為傳統醫療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AI助力?漆t生“速成”
在傳統醫療體系中,培養一名優秀的?漆t生是一項耗時且成本高昂的任務。然而,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洋教授介紹,AI虛擬醫院通過高精度模擬真實醫院的設施與流程,成功構建了42位AI醫生,它們分布在兒科、耳鼻喉科等21個科室,能夠覆蓋300余種常見疾病。這些AI醫生利用現實世界的數據,在虛擬世界的時間加速器中快速“進化”,大大縮短了學習周期。
AI醫生的“速成”,不僅解決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更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開辟了新路徑,意味著更多患者能夠及時獲得專業、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問題。
AI醫療建設如火如荼
Agent Hospital并非孤例,全國各地AI醫院及AI醫療項目的建設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中國電信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其在AI醫療領域的探索尤為引人注目。例如,上海電信依托其強大的“智云網絡”云網邊端能力,創新性地推出“就醫小幫手”智能應用,通過數字公話亭、APP和IPTV等多種載體,結合數字人與大模型技術,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醫導航、健康咨詢等服務,極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此外,中國電信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了患者病歷的電子化管理、遠程會診、在線預約掛號等功能,讓縣城居民也能享受到與大城市同等的醫療服務水平。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全國各地正涌現越來越多的AI醫療應用,共同編織著未來醫療的智慧網絡。
讓AI成為醫療行業的助推器
盡管AI醫生在專業技能上展現出了驚人的潛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醫療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人文關懷的體現。AI缺乏人類的情感、同理心,這是其永遠無法替代真實醫生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推動AI醫療發展的同時,更應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將AI定位為醫療行業的輔助者和助推器,而非替代者。
為此,加速開發醫療相關配套應用,促進AI技術與醫療流程的深度融合,成為當務之急。比如,利用AI進行疾病早期篩查、輔助診斷,為醫生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支持;開發智能康復系統,幫助患者進行個性化康復訓練;構建醫療知識圖譜,為醫護人員提供即時、全面的學習資源,提升其專業能力。同時,加強對醫療人員的AI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與AI協同工作,實現人機互補,共同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