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布會季已落下帷幕,蘋果(205.17, 4.09, 2.03%)生態圈里的參謀們認為,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是時候打開支票簿,進行一筆重磅AI收購了,因為蘋果的短板實在是太明顯了。
專欄作家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報道稱,好消息是,蘋果坐擁逾13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并非沒有出路——它可以通過收購邁向未來。一筆恰當的收購能為蘋果帶來明顯欠缺的人才和技術,這一點從其Siri語音助手的困境和乏善可陳的生成式AI成果便可見一斑。眼下,蘋果確實需要一場變革性并購。
潛在收購目標名單很長,且價格令人咋舌。古爾曼認為Perpleixity AI是最有可能的標的,蘋果公司內部也有過相關討論,但尚未正式接洽。其他潛在收購對象可能包括法國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專注于客戶服務的Sierra AI;甚至由OpenAI前員工創立的Super Safe Intelligence或Thinking Machine Labs。
收購其中任何一家,都將是蘋果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并購交易,遠超2014年收購Dr. Dre的Beats耳機公司花費的30億美元。那次交易主要是為了迅速打造Apple Music,以應對Spotify的競爭。(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并未如一些人預期那樣收購Spotify。)
蘋果向來不熱衷大規模并購,只有在認為急需某項產品或專業技術時,才會出此下策。而眼下正被視為這樣一個時刻。蘋果在AI領域的競爭對手,尤其是Meta,正在硅谷高價招攬頂尖AI人才,蘋果為AI團隊招攬人才的時間窗口正在關閉。
在這種背景下,有人認為達成一筆重大交易已經順理成章?萍夹侣勍ㄓ嵶髡邅啔v克斯·坎特羅維茨(Alex Kantrowicz)就寫道,蘋果收購Perplexity AI“對雙方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好買賣,多說一句都像是廢話”。這筆交易不僅能為蘋果帶來人才,也能帶來一款優秀產品:Perplexity是一款增強版的搜索引擎,如今許多人已轉而使用它替代谷歌(177.39, -0.88, -0.49%)。它幾乎可以為你選擇的任何小眾話題或事件生成專屬的維基百科頁面。其內容雖不能完全采信,但卻是進行深度研究的絕佳起點。
但問題是,蘋果真的需要買它嗎?如果谷歌最終被勒令停止向蘋果支付巨額資金,以換取其在iOS系統上的默認搜索引擎位置,那么擁有Perplexity將使蘋果獲得一個現成的搜索產品來填補空白。這當然很好,但不至于好到值140億美元(預計報價遠高于此)。更關鍵的是,Perplexity本身就是構建在其他公司提供的AI模型之上,比如OpenAI和Gemini。如果蘋果真的愿意,它完全有能力自己開發類似產品。即使不想自己做,也大可放心,畢竟運行Perplexity最理想(27.11, -0.36, -1.31%)的設備依然是iPhone。
蘋果真正缺乏的,是一套能在本地設備上運行的、健全的基礎性AI模型,而不是那種需要將大量數據往返傳輸至昂貴云端的模型。除了能讓更多人參與研發之外,收購Perplexity并不能讓蘋果更接近這一目標。
另一個現實問題是:這筆交易究竟能否達成?近來,大型科技公司在AI領域的投資趨勢,已從“全盤收購”轉向“戰略入股”(你懂的),這樣做可以避免監管審查,但代價是無法掌握控制權。無法想象庫克會甘愿讓自己陷入微軟(497.41, 1.47, 0.30%)公司(Microsoft)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2023年11月的境地,當時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突然離開OpenAI令他措手不及。納德拉隨后密集接受各大商業媒體采訪,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切正常,這是科技CEO最為難堪的場景之一。最近,還有跡象表明微軟與OpenAI的合作關系面臨破裂的風險。對蘋果這樣一家以“極致控制”著稱、市值3萬億美元的公司來說,這種不確定性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盡管這聽起來像是2007年諾基亞(5.18, 0.01, 0.19%)高管的說辭,蘋果的AI問題,在實質層面遠不如華爾街和評論界渲染的那么緊迫。作為盈利支柱的硬件設備及配套服務在未來幾年依然穩固,蘋果有足夠的時間打磨出真正與其硬件深度融合的AI應用場景,不論是自研還是與外部伙伴合作。最關鍵的是,蘋果還可從容探索適配AI時代的新形態產品,而這正是它最擅長的事。
老辦法仍是當前最穩妥的選擇:精心招募人才來組建團隊。用豐厚薪酬吸引個體,而不是打包收購整個團隊,才是資金的最佳用途。斥巨資收購整個AI公司,能否加速開發出更好的Siri和其他集成AI工具?或許可以。但遠非某些人所說的順理成章。相反,它很可能引發公司內部激烈的文化沖突,還會導致數月的運營混亂,并引發監管干預。
公司進行大手筆收購的理由有很多,但“恐慌”絕不該是其中之一。即便面對分析師、媒體與股東的重重壓力,我們也知道,蘋果只要有能力,仍會傾向于獨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