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dfzpi"></th>
        <dd id="dfzpi"></dd><nav id="dfzpi"></nav>

        <span id="dfzpi"></span>
      1. <tbody id="dfzpi"><noscript id="dfzpi"></noscript></tbody>
      2.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論壇 >> 正文

        【網轉】中國手機銷售渠道變革(五)

        2017年7月25日 16:44  論壇  作 者:網友

        在2009年3G元年,中國手機市場銷量1.67億部,比上一年增長0.13億部,其中國產品牌的銷量增加1200萬部,國外品牌僅增加90萬部。國產品牌的銷量份額比上一年增長4.3%,達到36.9%,這是自2004年以來,國產品牌銷量份額持續五年下滑之后,終于止跌回升。

        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仍占據著銷量前三位,但諾基亞獨占中國市場三分之一的超級霸主地位已開始動搖,摩托羅拉的銷量持續下滑到年銷量不足800萬部。

        國產品牌中,天語、聯想、金立保持在年銷量排名前十位,另外又有華為、中興和OPPO進入前十陣營。

        而2009年國產品牌的銷量增加,主要來自華為、中興和OPPO,三家合計增加了970萬部。其中華為增加400萬部,中興增加270萬部,二者全部為CDMA手機增量。

        華為和中興的CDMA手機銷量增加表明,中國電信接手CDMA網絡之后,已對中國手機市場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2009年的中國3G手機市場啟動,受到網絡建設和手機產業鏈制約,機型和銷量均未形成規模。這一年上市的3G手機機型共174種,僅占市場上全部機型的3%;3G手機銷量300萬部,僅占全部手機銷量的2%。

        而比3G手機早幾年上市的智能手機,在2009年銷售了1700萬部,占中國手機銷量市場的份額超過10%,呈現較好發展趨勢,且各智能操作系統的發展前景逐漸明朗。其中,由諾基亞主導的Symbian操作系統已開始在全球市場衰退,黑莓的RIM和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業已看衰,蘋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安卓)操作系統強勁增長。

        接下來,運營商作為主導,從3G切入,推動了移動互聯網市場發展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演進。它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大規模地把運營商業務發展和手機銷售綁在一起,改變了手機銷售方式。

        在2G時代,GSM手機占統治地位,手機銷售和運營商號卡銷售基本分離。上一章說過,2002年下半年,中國聯通在發展CDMA業務時,創新性地推出了“零元租機”這項至今仍對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發展有巨大影響力的政策。但這項政策在中國聯通手里并沒有產生更大的市場效應,因為它需要高額的成本補貼。2004年中國聯通的終端補貼達到創記錄的80億元,此后急劇收縮,到2007年時基本停止。

        3G到來后,運營商把它演變成“零元購機”,和另一政策“購機送費”形成組合,大規模地把運營商業務發展和手機銷售綁在一起,徹底改變了移動業務發展和手機銷售的關系。

        和“零元租機”時僅中國聯通一家在CDMA手機上推行不同,這一次三家運營商在三種制式的3G手機上同時推行,且持續加力,其影響力之大,一下子就讓運營商主導了手機生產。

        以中國移動為例,2012年的3G手機補貼是240億元,2013年263億元,兩年合計超過500億元,而這兩年中國移動的TD-SCDMA手機銷量合計1.9億部,平均每部手機補貼約265元。數額巨大的手機補貼,帶來的效果是,從2011年到2013年三年時間內,中國移動的3G手機銷量翻了兩番還多。

        二、深度參與手機產業鏈,引領手機發展方向,加速技術更新。

        2010年,中國的3G手機銷量0.4億部,比上一年增長10倍多。

        2011年3G手機銷量達到1.1億部,占全部手機銷量的43%;智能手機銷量7400萬部,其中3G智能手機6200萬部;3G手機已超越智能手機,成為市場主流。

        2012年3G手機銷量達到1.97億部,占全部手機銷量的72%;智能手機銷量1.7億部,其中3G智能手機1.62億部,3G手機和智能手機高度融合,引領發展趨勢。2013年,我國3G智能手機銷量占全部手機銷量的比例上升到85%,手機市場全面換代。

        運營商深度參與手機產業鏈,加速了技術更新和手機換代。

        運營商的3G手機補貼政策不僅補用戶,有時甚至直接補貼手機生產商。當生產商因生產規模較小,生產出的3G手機成本較高,與2G手機無法進行性能和價格比較時,運營商為降低手機售價,還要付給生產商購機補貼。

        特別是在3G市場之初,運營商付出的補貼可以稱得上是不計成本。如2010年中國移動對一部售價在2千元左右的TD手機,付出的手機補貼費用高達1400元,占手機售價的70%。

        另外,為刺激手機產業鏈和生產商積極參與3G手機生產,三家運營商分別設立專項合作基金,用于獎勵為各自制式3G手機生產做出重大貢獻的供應商和生產商。如中國移動劃撥了6億元的基金,用于激勵生產商生產中低端3G手機。

        除了不惜重金地強力推進,運營商還因勢利導,在概念上把3G手機和智能手機拉近,和手機生產商結成利益共同體。2010年時,智能手機和3G手機還不是一個概念,智能手機已有高端形象和市場份額,3G手機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

        手機廠家最想生產的是智能手機,它是利潤之源;運營商最想賣的是3G手機,它是用戶發展之本。中國電信廣泛宣傳的“互聯網手機”,就成功地借助智能手機的功能,宣傳其3G手機,把3G和智能綁在了一起。

        在運營商的主導下,3G手機市場展開了硬件持續升級的競賽。

        2009年的智能手機基本上是3.0英寸以下的屏幕。2010年三家運營商均主推千元3G智能手機,主流的中低端產品仍然是3.0英寸以下屏幕,但其528MHZ的CPU頻率和16GB內存擴展容量,已達到上一年高端產品的配置標準。

        2011年三家運營商主推的“千元大屏”,把主流手機的屏幕定在4.0寸,CPU頻率也達到1024MHZ。

        到2012年,“千元4寸屏”成為中國3G手機的標配,到下半年的時候,千元手機出現了雙核配置。

        2013年,“千元大屏四核” 成為中國3G手機的標配,5.0寸屏幕,CPU頻率1.6GHZ,擴展內存32G。

        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移動互聯網白皮書》上所說,2013年之后,我國智能終端的硬件創新進入調整期。

        表3-1:高端3G智能手機主要性能參數

        (資料來源:參照作者文章《中國3G手機市場大步跨越》補充)

        三、以傭金、補貼政策和定制機為導向,改變手機銷售渠道結構。

        運營商的“零元購機”和 “購機送費”政策,把優惠送給了用戶,在通過手機銷售渠道發展用戶時,還要付給渠道優厚的傭金。為了獲得運營商業務發展傭金和手機補貼,以連鎖店為首的手機零售渠道,紛紛轉向與運營商合作。

        其中銷售能力強的手機獨立店,改變了以前主要靠手機分銷商供貨的方式,主要從運營商渠道直接提取定制機;能力更強的手機和家電連鎖店,則是廠家直供和運營商渠道供貨并行。

        總之,主要的手機零售網點在與運營商合作后,逐漸放棄了原來的分銷渠道。

        而數量更加眾多的、銷售能力相對較弱的手機獨立店,還是要通過代理商、分銷商進貨。但是,運營商主導的3G手機硬件持續升級競賽,加快了產品更新速度,這些手機獨立店所依賴的國代商、省代商、地包商等層層分銷的渠道結構,無法適應產品更新提速的節奏,往往是一件產品還未完全分銷下去,新的產品又上市了,這樣,各級分銷機構里產生了大量庫存,手機獨立店想要的新品卻又拿不到。代理分銷渠道的沖突很快爆發。

        所以,運營商強勢介入手機產業鏈,改變了手機代理分銷渠道,把傳統國代商逼入困境。

        四、改變了手機市場格局,提升了國產品牌領先者的市場份額。

        前面說過,2009年時,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仍占據著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前三位,但諾基亞的超級霸主地位已開始動搖,摩托羅拉的銷量持續下滑,國產品牌中,天語、聯想、金立保持在銷量排名前十位,另外又有華為、中興和OPPO進入前十陣營。

        到2013年,諾基亞、摩托羅拉已退出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前十,聯想、酷派、華為、中興在三星之后,分列第二到第五位,蘋果第六,其后天語、步步高(現已改為vivo)、OPPO、金立分列第七到第十位。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運營商介入的話,中國的手機市場格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本人的觀點:運營商介入對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影響不大,因為它們的銷量主要來自于品牌影響力,但運營商的介入的確改變了國產品牌的市場格局。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改變了國產品牌領先者的市場份額,二是減緩了本來早就應該發生的手機品牌大洗牌。

        運營商的介入改變了國產品牌領先者的市場份額,帶動了“中(中興)華(華為)酷(酷派)聯(聯想)”的崛起。事實上,主要國產品牌形成了各運營商制式“偏好”。

        以2013年的手機銷量數據為例,第一陣營的八大國產品牌中,聯想、酷派、中興、天語、步步高、OPPO六個品牌都以生產TD-SCDMA制式的3G智能手機為主,其中聯想、中興、天語、步步高、OPPO生產銷售的TD-SCDMA手機占其全部智能手機的一半以上,并且步步高和OPPO不生產EVDO制式手機;只有金立以WCDMA手機為主;另外華為以同時生產TD-SCDMA和EVDO制式手機為主。

        結合前面介紹的2009年中國手機市場銷量情況,可以肯定地說,華為和中興這兩支制造手機的“新軍”,如果沒有運營商的支持,根本不可能以這么快的速度,從幾百個國產手機品牌中脫穎而出。

        3G市場啟動后,國產手機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據統計,2007年國產手機品牌為85個,2008年為180個,2009年達到308個,到2011年時達到493個,2012年585個,2013年達到創記錄的732個(其中本年度內有手機上市的品牌405個)。

        從2009年到2013年,國產手機品牌增長了一倍多。

        如此眾多的品牌,難道都活得很好?事實并非這樣。

        2013年中國市場上銷量達到100萬部以上的不到30個品牌,這些品牌的合計銷量占到整個市場份額的90%,其余仍在銷售的300多個品牌,其合計銷量只有4000萬部左右,其中80%以上的在售國產手機品牌,年銷量不足10萬部。

        這組數據表明,眾多的國產手機企業早已入不敷出,退出市場只是時間問題。但運營商的介入確實延緩了它們的死亡。

        2013年2月,當中國移動提出要加大與TD終端廠商合作時,一時間數百個國產中小手機品牌廠家紛紛要求與中國移動簽訂TD終端合作協議,出現了在移動終端管理中心門前排隊現象。

        根據市場發展規律,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中低端手機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規模生產帶來的單機成本下降,成為手機品牌廠商存活的關鍵要素;同時,大者恒大的市場規律,并非運營商主導所能打破的,運營商的巨額終端補貼,只是讓一部分中小國產手機品牌獲得了殘喘的機會,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命運。移動互聯網時代,眾多的中小國產手機品牌最終將成批退出市場,才是手機市場發展趨勢。

        表3-2:2013年中國手機市場主要品牌智能機銷量(萬部)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業發展分析報告2013-2014中作者相關文章)

        表3-3:2013年中國手機市場各制式主要品牌智能機銷量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業發展分析報告2013-2014中作者相關文章)

        附:

        中國手機銷售渠道變革(一)

        運營商業務發展渠道變革(二)

        運營商業務發展渠道變革(三)

        運營商業務發展渠道變革(四)

        編 輯:章芳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
        日韩Av中文字幕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