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獲悉,南通移動日前在南通地區結合低空無人機技術與水文監測數據,創新建立一套基于無人機的跨河線路高度動態監測系統,并成功應用低空無人機開展了現場試點,邁出了低空經濟的“新步伐”。
南通地區水系發達,擁有眾多一、二級大型航道以及280余處跨河架空通信線路。然而,這些跨河通信線路在汛期常常受到水位上漲、泥土塌方等自然因素的威脅,容易引發通信故障,對通信網絡安全和航道交通安全構成挑戰。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南通移動積極探索,創新采用搭載激光雷達、紅外攝像頭多旋翼無人機進行航道精準定位巡航巡檢,只需將沿線坐標點集群數據導入無人機集控中心,無人機便能自主完成既定航線巡檢,并將采集的跨河架空光纜的內部隱患三維實景圖實時回傳至集控中心平臺,通過圖像增強和三維測量技術,進行AI目標風險算法分析,自動生成告警分析報告。相比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這種基于無人機的“自主化機巡”方式在巡線效果、畫面輸出、數據共享和智能運用等方面均展現出顯著優勢。
低空經濟的時代已然到來,南通移動創新式采用無人機自主巡檢航道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大大提升了巡檢效率,也為后續無人機自控和智能識別應用到更多領域提供了可行性的有力參考。
自跨河線路高度動態監測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南通移動已成功完成三條運河的水位自動監測,提前發現并快速處理了數起潛在隱患風險,包括光纜垂掛高度不足,管線附近泥土塌方等隱患,避免網絡故障的發生。
南通移動網絡技術專家宋銳表示,將繼續深化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加快優化數字低空技術部署,推動通信網絡數智化轉型進程。同時,也將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