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粽葉飄香,宿遷移動沭陽分公司結對社區以“黨建+非遺”創新模式,多形式開展“端午棕享”“蘇星·鄰里”主題活動。通過手工制作龍舟、縫制端午香囊、包粽子等形式,讓學校兒童和社區居民在傳統文化浸潤中感受節日溫暖,傳承非遺文化!
匠心傳承,非遺課堂進校園。黨團志愿者來到學校,帶領孩子們制作龍舟、縫制香囊。對理解動手能力強的大孩子,志愿者們手持說明書,指導孩子拼接龍舟模型。當色彩斑斕的迷你龍舟在桌面“競渡”時,孩子們驕傲的把龍舟套在了自己身上;對于年齡稍小的孩子,志愿者們從旁協助指導縫制端午艾草香囊,并在香囊上貼上“!弊、“年年有魚”的圖案,此次活動既讓孩子們鍛煉了動手能力,也感受到了非遺之美更讓孩子們理解了端午節“同舟共濟”的文化內涵!
社區聯動,暖心服務踐初心。聯合社區開展包粽子活動,深受社區居民歡迎,大家踴躍參加。網格志愿者和社區工作者早早到場,將提前準備好的糯米、餡料、粽葉擺放好,當居民陸陸續續的到場,大家就聚在一起開工,為了節省燒煮時間,方便老人孩童食用,大家特意包裹了很多迷你可愛小粽子,邊包邊燒。當熱氣騰騰清香撲鼻的熱棕出鍋,網格志愿者和社區工作者優先為獨居老人上門送上節日關懷!
紅色引領,文化潤心向未來。邀請結對社區走進移動開展“棕享親子時光”端午主題活動,到場兒童20余人,黨員志愿者們為孩子們準備了“紅色課堂”。通過講述屈原愛國故事、播放《端午奇妙游·雷霆振山河》短視頻,將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深度融合。古人堅定不移的愛國氣節與為國獻身的精神讓孩子們深受感動,對媽媽手中彩線纏繞,碧葉包裹的粽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高蕾)
窗體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