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路金娣/文)隨著以5G/5G-A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技術與AI技術深度交融,一場可能顛覆整體社會運行模式的階躍性范式變革正在發生。6月18-20日,2025MWC上海展以“匯聚·連接·創造”為主題,匯聚了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圍繞人工智能+、行業互聯、賦能互聯和5G融合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在這場技術盛宴中,一家專注于移動通信、視頻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公司——InterDigital再次吸引了業界關注。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的重要參與者,InterDigital的身影始終活躍在無線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的最前沿。從早期的2G到如今的5G-A/6G,其憑借深厚的行業積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一直致力于推動技術演進,并在技術創新、標準研發及生態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在本次大會期間,InterDigital副總裁兼無線實驗室負責人Milind Kulkarni在接受飛象網專訪時,全面暢談了公司的實踐成果以及對6G發展的預判和看法。

Milind Kulkarni表示:“InterDigital持續推動著無線網絡和設備的創新,積極參與全球各大無線標準組織,其貢獻遍及網絡的各個層面,從手機到基站,再到移動邊緣計算,從物聯網(IoT)傳感器到高清視頻流傳輸等。不僅如此,作為3GPP和ITU等國際標準組織的核心成員,InterDigital的創新技術與關鍵研究成果將為6G標準協議的制定提供重要支撐!
堅持創新驅動,助力通信產業迭代升級
從與Milind Kulkarni的對話中,我們了解到,InterDigital在無線通信與視頻技術領域始終處于創新前沿。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InterDigital為每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視頻生態系統的演進都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其業務廣泛覆蓋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移動邊緣計算及物聯網等多個關鍵領域。在過去十年中,InterDigital的技術許可使用于全球超過80億部設備,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溝通、娛樂和生活方式。
在當前5G商用不斷深化,向著5G-A發展,同時6G研發提上日程的階段,InterDigital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也為當今高速、低時延的網絡提供了重要支持。值得一提的是,InterDigital并沒有因為其技術領先和成果顯著而止步不前,面對通信行業不斷涌現的新需求和挑戰,InterDigital從未有一絲懈怠。例如,在當前通信與AI融合的大趨勢下,InterDigital緊跟市場需求,積極投入資源,解決與AI、低時延、高能效、后量子安全等相關的未來挑戰。
在通信行業,標準的統一是確保設備與網絡之間互操作性的關鍵,也是新技術能夠快速普及和應用的前提。InterDigital積極向全球標準組織貢獻前沿研究成果,協助定義標準技術協議。據Milind Kulkarni介紹,在3GPP等標準組織中,InterDigital的專家團隊深入參與討論和制定,從5G標準的完善到6G標準的前期研究,其貢獻的技術方案和研究成果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確保了不同運營商和廠商的設備和網絡能夠協同工作,為6G以及更沉浸式的通信方式等先進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僅如此,作為全球性研究企業,InterDigital深知合作的力量。Milind Kulkarni提到,其在美國、法國、加拿大和英國設有核心能力中心,并與各類機構開展廣泛合作,包括學術院校、研究組織、行業領導者和政府機構,致力于共同為未來技術奠定基礎!拔覀兊难邪l與創新實驗室為實踐協作提供了多種渠道,而我們深厚的學術合作關系則加速了創新進程,為商業環境提供了寶貴洞察,并引導創新者開發、并交付實用性強、并具備商用條件的解決方案!
加速6G技術突破,探索未來通信新潛能
眾所周知,隨著5G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6G 技術已成為通信領域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在Milind Kulkarni看來,2025年將是6G關鍵之年!拔覀冾A計,3GPP將在明年確定6G的使用案例,并敲定6G的研究課題。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5G-A的部署工作也將持續推進,為6G的發展筑牢根基!
談及2025年6G具體將有哪些進展時,Milind Kulkarni指出:“6G引入了多項超越5G和5G-A的核心能力與增強特性,這些能力可以大致分為現有功能的演進和全新能力兩類!
在現有功能演進方面,從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到沉浸式通信演進,隨著人們對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沉浸式體驗需求的不斷增加,6G將演進eMBB能力,支持高保真沉浸式體驗,如XR、全息通信和超高清媒體。從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到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HRLLC)演進,在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對通信的可靠性和時延要求極高,6G將進一步提升可靠性并降低時延,支持這些關鍵和時間敏感的應用。從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到海量通信演進,隨著物聯網設備的爆發式增長,未來需要支持更密集部署的物聯網設備和機器通信,包括復雜或偏遠環境中的設備,6G將擴展mMTC的規模來滿足這一需求。
在全新核心能力層面,AI與通信深度融合將是6G的一大亮點。在數字化轉型加速的今天,AI已經在各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的能力。6G時代,AI將嵌入整個網絡基礎設施,實現智能決策、預測性分析、自主網絡運維及更佳的服務質量。其次,實現泛在連接,6G旨在提供全域無縫連接,不受地理限制,覆蓋手機、衛星、網聯車、無人機及物聯網設備,真正實現萬物互聯。此外,具備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ISAC),6G基站與設備將具備傳感器功能,可探測物理環境與物體,支持環境感知服務并增強網絡響應能力與可靠性!翱傮w而言,6G代表著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具韌性、更可持續且更智能的互聯未來演進!
Milind Kulkarni特別強調:“預計在2025年,對通信感知一體化(ISAC)的興趣和投資將迅速增長。與此同時,ISAC技術在6G中的標準化進程,以及其在經濟可行的新型服務領域所蘊藏的潛力,將成為行業焦點。目前,InterDigital已通過創新、標準化工作以及在ETSI ISAC行業規范小組的領導力,在ISAC技術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實際上,早在6G概念提出初期,InterDigital的工程團隊就憑借敏銳的技術洞察力,成為首批繪制6G創新路線圖的團隊之一。與此同時,InterDigital作為3GPP和ITU等國際標準組織的核心成員,深度參與到6G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其關鍵研究成果與知識產權在6G系統基礎架構、服務和無線接口設計的制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6G技術的規范化和全球統一標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采訪過程中,Milind Kulkarni也對6G未來幾年的發展進行了預判。他認為,6G的發展將穩步推進!爱斍罢幱诨A階段,為未來數年正式標準化奠定基礎!
Milind Kulkarni指出,ITU-R于2019年啟動6G框架工作,目前聚焦定義需求與評估標準,預計這一工作將持續至2026年。2026 - 2028年將是評估與共識形成階段,6G標準規范開發預計2027年啟動,2030年前后完成最終批準。與此同時,3GPP也在同步開展相關工作,Release 19(5G-A)持續推進,即將于今年啟動的Release 20將引入6G研究,并進一步推進5G-A發展。
寫在最后
InterDigital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創新,順應了通信行業發展及市場趨勢,為6G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讓我們對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充滿期待。未來,隨著5G應用的擴大、6G研究的加深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蓬勃發展,InterDigital將結合自身實踐積累與技術創新優勢,推動無線通信取得更大的進展和成果。